李塵剛回到行轅,便見和孝已經在門口等著李塵,而此時還不到正午。
和孝見李塵回來,慌忙迎上前去道;“你怎麼現在才回來?皇阿瑪召見我們進宮,這已經一個時辰都過去了,你怎麼現在才過來?”
“我剛才去陪著英使一同去見和珅了,皇上召見我們?”李塵問道。
“是啊,趕緊走吧?在不走就來不及了。我已經備好馬屁了,我們這就走。”和孝沉聲道,這個時候,果見和孝已經回了行轅,牽了兩匹馬出來。
額駙行轅距離乾隆皇帝行宮的距離不是太遠,但是想要騎馬過去也要花個半刻鍾的功夫。等得和孝一行到了乾隆皇帝的行宮的時候,天一正午,趕上了飯點,那自然是要留在行宮吃飯的,這稱之為禦膳,這種殊榮可不是誰人都有的,聽說和孝公主攜額駙來了,到了,乾隆皇帝舒展的眉頭,這才放開。
“皇阿瑪,和孝來晚了,還請皇阿瑪責罰。”和孝進了進了行宮便直奔乾隆用膳的地方而去,進了宮中,和孝才發現,在場的桌子上已經坐滿了,除了穎貴妃以外,永瑆、永鏈、永璘都在其列,現在除了皇八子永璿以外,乾隆皇帝的兒子們能到的都到了。
和孝見了眾位哥哥在,也向眾位哥哥一一施禮,等得和孝見禮完畢,李塵這才道;“李塵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見過眾位王爺。”
“好了,起來吧?今天這是家宴,你也就不要這麼客套了,落座吧。”乾隆皇帝高興道,雖說今天不是乾隆皇帝的萬壽節,但卻是一場小小的家宴,但是這次李塵來了,而乾隆皇帝的孫子們去並沒有來,也不知道乾隆皇帝是在告訴眾人他對和孝的關愛?還是對李塵的一種獨特情感。
“額駙既然來了,就不要拘謹,既然和和孝已經成婚了,又抬了旗,那你就不單純的是一個漢人了,更是我大清的額駙,也算是八旗子弟了,見了皇上也不用太過拘謹,就完全當成是家裏吃了一場家宴便是了。”穎貴妃見李塵坐在桌上,一動不動的,申請頗為嚴肅,麵色肌肉僵硬,不由的勸解道。
其實這也不算李塵的緣故,和乾隆皇帝坐在一起,在場的,出了和孝那個沒心沒肺的家夥,那個不是表情嚴肅,貪圖淡雅,絲毫不敢有絲毫的逾越。
“是啊?這裏你也不用拘謹,就權當是在錢塘家中吧?說起來這麼長時間,你還沒有回家見過父母吧?自從你們成親之後,你們還沒有回去過的吧?”乾隆這才想起來,自李塵進京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了。
“是,。”李塵答道。想起家中的那個已經漸漸年老的父親。李塵便不由的心酸,是啊,這般八年寒窗苦讀,之後又是進京,趕考。之後又是娶妻,李誌供養李塵這麼些年,李塵到仙子都還沒有趕上回報李誌呢?也不知道李誌現在在錢塘怎麼樣了?
“好了,既然這般,等著萬壽節已過,朕便給你假期,讓你回家,你這也算是榮歸故裏了吧?想你父親養你這些年也頗為不易吧?”乾隆提及父親一詞,不由的感慨道,乾隆一生生在帝王之家,對於普通人家的父子親情缺失渴望的緊,遠的並不說,單說現在桌下坐的這幾人,那個不是在爭權多勢呢?想罷,乾隆不由的想永琰多看了一眼,這個國家未來的儲君倒是一項低調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