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又是月圓夜《上》(2 / 2)

這些個紅頂子們大都有的是背景,這不禮部距離阿桂府上也不是很遠,這邊吵吵鬧鬧的情況,時間不長也不知道被那個官員給捅到了阿桂府上。再阿桂的做主下,這些個禮部官員才敢吧奏章有一個個的找出來,交給了這些官員們,隻是囑托他們到了寅時前必須要交了。且不說禮部官員如何鬱悶,剛剛收上來的幾百份奏表,前前後後的手中僅剩三份,一份是翰林學士洪亮吉的,還有一份乃是孫星衍的,另一份則是石溫玉的。

那些個官員聽說寅時便要再交,看看時辰還剩個兩個時辰的時間,慌慌忙忙的拿著奏表辭謝了阿桂便慌忙的向府中趕去,想要趕在這兩個時辰之前再擬一份奏表出來。

經過了一個上午的交涉,到了下午,民間議論李塵事情議論的也越來越火熱,那些個商販走卒,茶樓夥計,街頭算命的,等到了午間時分又是一窩蜂似的聚集在茶樓裏,聽著說書的先生,講那這些近段時間發生在京城的事情...

工部左侍郎吳省下午時分離開的禮部衙門,一路上吳省沒有乘轎,沒有穿官府,從禮部衙門出來之後,便一直在想著接下來的賀表應該如何書寫,看著自己手中拿到手的賀表,麵表的溢美之詞,出了歌頌乾隆皇帝的功績意外,便是稱讚額駙李塵了,可是今天上午傳來和珅協同睿親王淳穎徹查額駙李塵報社關於發表天文曆法的消息之後,吳省心裏就暗感不妙,剛剛成親一個多月的額駙便受到乾隆皇帝的徹查,而且前來辦案的對象還是一向與額駙交惡的和珅,這以為這什麼?難道乾隆皇帝已經對額駙失望了嗎?吳省心裏泛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疑問。

這也是吳省心裏犯疑問的主要原因,若是乾隆皇帝不喜額駙?那麼...這篇賀表豈不是惹乾隆皇帝的不快嗎?

一路上吳省不斷的在琢磨這乾隆皇帝的心思,然而吳省吳大人隻是一個小小的工部右侍郎和乾隆的接觸也不是很多,這樣的話?如何準確把握乾隆的心思,成了一個老大的難題。但是吳省確實可疑清楚的感觸到,這乾隆五十八年又是風起雲湧的一年,而風的中心就是這個新科狀元,固倫和孝額駙超品公爵李塵。

既然奏表不知道該怎麼寫,那還不如好好的散散心,仔細思索一番,於是吳省便順著自己的老路一路的前往位於八大胡同的一家茶樓,這件茶樓是吳省經常來的茶樓之一,不僅因為這家茶樓是位於京城和自己住所的必經地之一,更主要的是,這家茶樓的的說書先生思想之深度令吳省深為歎惋,每次說書都能以古代曆史,來折射當今朝廷的不足之處,這點深深的吸引這吳省,可以說這吳省之所以短短的十年之內,能從一個普通的進士,累遷至工部右侍郎,和這家茶樓的說書先生關係不可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