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縣太爺《中》(1 / 2)

整體來看,徐斌的一切經曆就是整個清朝大部分的漢族官員所經曆的,其中也不煩其中有許多像徐斌一樣的天之驕子,他們心中雖有經天緯地之才但是在清朝滿人的統治下。若是他們沒有想劉墉一般的大才的話,恐怕隻能像徐斌一樣縮在一個錢塘一樣的小縣,碌碌無為的度過自己的一生,他們其中的大部分也曾想徐斌一樣進行過各種嚐試,企圖進入到權利的最高層但是無奈,有這種想法的人大部分都隨曆史的長河消失在這個時間之中,沒有讓人會記得他們的名字,也沒有人記得他們叫什麼名字,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清朝的後期——太平天國運動期間。那是的漢人才開始逐漸的一步步的走進權利中央成為一國宰輔,例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還有後來的袁世凱,他們都是這些漢人的傑出代表。但是徐斌,顯然不在這些人之列。

片刻的時間以後徐斌已經顯得胸有成竹了,畢竟十八歲就可以高中進士這可不是浪得虛名,是經過嚴格的篩選而進行判定有皇帝親自認定的。張口就道;“鬆葉竹葉葉葉翠。”

“大人這個難度的對聯可是難不倒我。”

“哦,先看看的下聯再說?”徐斌聽了李塵的話,這個對聯不僅以植物取材,而且三個疊字運用其中平常人想要對出來可是著有難度。這也是徐斌經過慎重的選擇之後才出的上聯,本以為這個難度的李塵即使在天才,沒有一定的見識和經曆憑借他的年紀想要對出這個對聯可以說是萬分艱難,但現在見李塵胸有成竹的樣子徐斌確實有點難以相信李塵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想到下聯。

“許伯伯,你看現在秋風可是緊的很?要是在北方的又當如何?”李塵買個關子反問道;

“呃,要是在北方嗎?當初進京趕考的時候便發現北方的秋風確實吹的緊,穿的少的話,可是冷的緊。”徐斌想道;提及這個話題,徐斌倒還當真的回憶起了當初剛要進京趕考的時候自己的雄心壯誌。那個時候的自己總以為等到自己考上了進士家裏貧窮的狀況就可以有所改變,自己的父親也可以替自己感到驕傲,鄉裏鄉親的自然要高看父親一等,誰知這一進京就是十年,家裏年邁的雙親也相繼去世,單單留下了他一個人活在世上。想起往事,徐斌的淚險些就要奪眶而出,想起現在還當著晚輩的麵,徐斌硬是把那已經到了眼角的淚水給淹了下去。

“既然如此,請聽我的下聯,‘秋聲雁聲聲聲寒’”

“恩?對的好,你這用秋雁對我鬆柏,好對的好。”徐斌情不自禁的鼓掌叫好。

“許兄?想要難道李塵,恐怕徐兄要把難度在加大才行啊?哈哈。”見得李塵又一次輕鬆的接下徐斌的對子,沈煉心裏才算有點平衡了,當初自己的對聯全部被李塵接下的時候,錢塘就有不人滋擾生事,說是什麼‘沈府大老爺草包一個’等等一些難聽的話語,現在見縣太爺也在李塵的麵前吃了閉門羹,沈煉此時嘴上這麼說,心裏卻在哪裏偷著樂呢?

“哦,那我倒還真是小瞧這個李塵了?那我這次就來個極難的,‘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這個倒也也是我的切身體驗,以前總以為自己滿腹才華,已經讀進了世間的所有東西,自己認為的才是正確的,於是,見人見事總要嘲笑一番,直到這幾年到了錢塘縣靜心思考之下才發現,原來自己書讀的再說,可是難以觀遍天下書,越來越來越覺得自己無知無識了。現在想想要不是當初自己不是那麼驕傲自大的話,現在的情況也許就不是如此了,隻恨當初年少輕狂啊?”

“嗬嗬,大人此言差矣,年輕並不是我們的錯,若是我們年輕還不去學習的,那就是我們的錯了,我對的下聯就是‘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隻有觀察萬物我們才能了解更多的世界,隻有觀察他人我們才能比較出來自己自身的不足。以此為基礎。難道還有做不成的事情嗎?”

“哈哈,精彩精彩,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如此絕對,徐兄出的好,李塵對的也好,所對公正之間還蘊藏著人生的哲理,妙,實在是妙。”李塵下聯一處,沈煉忍不住感慨道,這個李塵的下聯對應徐斌的上聯可真是精彩萬分,沈煉此時心中還在思考這另一個問題,這個對子若是讓自己對的話,能否對的如此精彩?說實話,沈煉感到若是要讓自己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對出這麼精彩的下聯,對他來說恐怕是不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