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命運的嘲弄(1 / 2)

晚宴在七點準時進行,顯得隆重而精致。 Ww W COM

晚宴過後,是獲獎者每人五分鍾的演講時間。

最先上台的是物理學獎獲得者,是一位德國科學家,他用母語講述了物理學與生活的關係。

爾後,其他獲獎者依次上台,均是用母語言。

輪到紀容時,溫院長似乎被興奮衝昏了頭腦,握了握拳,做了個幼稚的加油手勢。

紀容卻恍若未見,不急不緩地上了講台。他一身深色的剪裁合體的西裝,就算在一群歐洲人中,也顯得長身玉立。與其他人的高亢和鄭重不同,他一如平時的淡泊和釋然,讓整個會場高昂的氣氛,瞬間變得從容而平緩。

他淡淡開口:“我今要的內容,與生物以及醫學沒有什麼關係,隻是隨心所想。在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會想起一百多年前的世界。在當時,科技沒有如今達,人們終日被繁重的工作所累,向往著有朝一日,高度展的科技能解放人們的雙手。

而如今,這一切都得到了實現。

隨之而來的,社會結構也生了變化。這個社會不再僅僅由自然人類構成,還包括人造人類。

從古到今,人們都向往著和平、民主和自由,並為之鬥爭和犧牲,終於贏得了如今相對民主和平等的社會環境。

當新興的人類——人造人類的主體意識覺醒,他們的追求也不外如此。而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人造人類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甚至越了自然人類,他們在進化和提升的同時,自然人類還在為自己創造了他們而不可一世。

也許有人會覺得,給他們頒身份證,甚至承認他們與自然人類通婚的合法性,已經是一種平等。但隻要你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看到他們身上的身份標識,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平等。

我們可以從來不創造他們,一旦創造出生命,就應該寄予尊重和完全的接納,如果在創造者心中,他們都是異類,那麼終有一,他們會成為全人類的異類。”

底下在演講結束之後,爆出一陣雷鳴的掌聲,如同每一位演講者演講結束一樣。對在座的各位來講,這種人省醒的社會道德問題固然深刻,但人們更希望聽到他關於生物醫學方麵的見解,相對於關注類人機的社會地位,他們更關注自身的健康和壽命。

紀容平靜的道了謝,下台。

溫院長也沒有料到,紀容會講這方麵的問題,他心想,紀教授果然是常年呆在實驗室,對社會問題看法太過真了。不過,他轉而又慶幸,本來還擔心紀教授的演講中,透露出太多的科研機密,這回倒是徹底不用擔心了。溫院用力地鼓起掌來,麵色十分愉悅。

次日,按照溫院長的安排,本來是要接受一些電視台專訪的,比如ne之類的全球矚目的電視台,既可以鞏固紀容的威望,又能為醫院做做廣告。但被紀容嚴肅拒絕了。溫院長隻好不甘心的放棄,安排回國。

下飛機後,又被國內一群記者團團圍住。

有記者提問:“紀教授,歐洲權威雜誌《huan》在卡雷茲頒獎期間,評選出本年度全球生命最貴重的人,您越美國總統,奪得此殊榮,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