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尋法龍虎山(2 / 2)

範東聽後眼中精光直冒,不管怎麼說葉士全都拿出了解決的辦法,也讓範東看到了希望,連聲向葉士全稱謝,下麵的時間範東和葉士全暢快的聊了起來,兩人有問有答,互相補充對方所學之不足,兩人俱感到大受裨益,直到子時已經至,葉士全每天都要在子時采氣修煉,範東才和葉士全告別。

第二天範東本來欲帶父母回家,孰料孫勝家人今天要請莫小慧娘家人喝酒賠罪,非要拉上範東父母一起,無法,範東隻得與父母在京都又逗留一天,才回到高昌。

一把父母送回家中,範東就急不可耐的回到陶然峰,雖然才離開兩天,範東心裏卻一直牽掛著蔡湘芸,待看到周怡晨正仔細地替蔡湘芸按摩著渾身肌肉時,範東才放下了心。

周怡晨見範東回來了,展顏一笑,問道:“東大哥,這趟去京都收獲如何。”

範東樂嗬嗬地說道:“收獲不小,找到救治湘芸姐的辦法了,接下來幾天我還要出去一趟,湘芸姐這邊還要拜托你們幾個再照顧幾天。”

周怡晨柔聲說道:“東大哥隻管放心,我們一定會照顧好湘芸姐的,預祝範東哥馬到功成,早日找到救治湘芸姐的方法。”

範東在陶然峰盤恒了兩日陪了陪幾女和兒子,便出發去了龍虎山,龍虎山山之得名有二說,《廣信府誌·山川篇》謂其為象山山脈之一支,曆台山西行數十裏,折而南,分兩支,環抱狀若龍盤虎踞,故名;《龍虎山誌》載雲:“山本名雲錦山,第一代天師於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因以山名。”

這裏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仙人張巨君主之。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張道陵於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曆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世襲道統63代,奕世沿守1800餘年,他們均得到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兩大世家。

上清宮和嗣漢天師府得到曆代王朝無數次的賜銀,進行了無數次的擴建和維修,宮府的建築麵積、規模、布局、數量、規格創道教建築史之最。龍虎山在鼎盛時期,建有道觀80餘座,道院36座,道宮數個,是名副其實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國。

範東隻是扮作普通遊人打扮,在龍虎山上四處兜轉,龍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上景區很多,主要風景區有上清宮景區、天師府景區、龍虎山景區、仙岩水岩景區、岩墓群景區、象鼻山排衙石景區、獨峰馬祖岩景區,山到一定高度,便時有雲霧纏繞,山色蒼翠,雲山霧罩,使人如入仙境。

範東也不確定葉士全所說的正一道的內庭應該在什麼地方,不過他可以想象正一的內庭必是用法力法掩蓋,範東倚靠靈覺,總能發現一些不同之處。

範東首先懷疑就是天師府, 全稱“嗣漢天師府”,亦稱“大真人府”,倚範東所想,這裏是張盛以及他的曆代子孫生活起居之所,也是最方便動手腳的地方,設置些暗道機關陣法之類的都很方便,運起靈覺,在天師府內轉來轉去,很令他失望,連一點蛛絲螞跡也未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