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發現你的個性優勢(1)(3 / 3)

1998年5月,華盛頓大學350名學生有幸請來世界巨富沃淪巴菲特和蓋茨演講,當學生們問到:“你們怎麼變得比上帝還富有”這一有趣的問題時,巴菲特說:“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原因不在智商。為什麼聰明人會做一些阻礙自己發揮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於習慣、性格和脾氣。”

蓋茨表示讚同,他說:“我認為沃淪關於習慣的話完全正確。”

此地,兩位殊路同歸的好朋友道出了自己成功的訣竅,個性具有很大的決定作用。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良好性格的養成在於平日一點一滴持之不懈的積累。你要是不想成為命運手上的牽線木偶,而想成為命運的主人,就該及早痛下決心,盡快完善自己的性格,大幅度提升情商指數。從這一觀點出發,那些認定負麵性格突出才叫個性鮮明的人,那些認定放浪形骸才是快樂之本的人,命運女神遲早會給他們開出數額驚人的罰單。

命運並不是那麼神秘莫測的,我們的性格常常就是我們的命運。我們一生的幸福更多地依賴於這種內在的性格而不是外在的境遇。

偉大的人物不僅僅因為他們創造了豐功偉業,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曆史長河中表現出來偉大的性格特點。

同樣的機遇擺在麵前,性格不同的人,對待機遇的方式就不同,有人抓住了機遇,有人與機遇擦肩而過。隻有了解自己的性格,才能重塑性格,把握機遇,改變自己的命運。

從現在開始注重你的形象

西方有句俗語:“你就是你所穿的!”(Youarewhatyouwear!)這也是人類無法改變的天性。在遠古時代服裝最基本的功能是禦寒,遮裸是它作為文明的標誌,在有了階級的社會裏,尤其在現代社會,它的最大功能是自我展示和表現成就的工具。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成功人士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選擇那些能讓他們展現出最好風姿和成就的服裝。服裝在無聲地傳遞你的信息,告訴人們你的社會影響力、個性、職業、收入、教養、品位、發展前途等。

所謂“人和為貴”,衣著正是最得“人和”的第一前提。所以,穿著如果不能滿足環境的要求,你很可能就會被摒棄在那個環境之外;即使硬是擠進其中,也會被圈內人排擠。因此,穿衣就像是一個入境隨俗的問題,換言之,就是技巧地穿出自己的“身份地位”,使自己與周圍的人打成一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勸告:不要以貌取人。但是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是相當難以貌取人的。從人的審美眼光出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們對美的認識,很多時候是從第一印象中萌發的,而人的儀表恰好承擔了這一“特殊”的任務。

良好的儀表猶如一篇由關係密切、卻又成對比的樂章所組成的交響曲,基礎主要貫穿全曲,使得每一樂章都截然分明,卻又一脈相承。它不僅能夠給自身提供信心,也能給別人帶來審美的愉悅,既符合自己的心意,又能左右他人的享受,使你辦起事來信心十足,一路綠燈。

美國的心理學者雷諾·畢克曼做了以下有趣的實驗。

在紐約機場和中央火車站的電話亭裏,在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地方,放了10分錢,等到一有人進入電話亭,約2分鍾後敲門說:“對不起我在這裏放了10分錢,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結果退還硬幣的比率,詢問者服裝整齊時占77%,而詢問者衣著寒酸時則占38%。 進入電話亭裏的人在被服裝整齊人的詢問時,可能會察覺服裝整齊的人可能跟自己說了很關鍵的話;而麵對衣著寒酸的人,因為在不想接觸的念頭下,不想去理會對方的質問,所以根本沒有聽清楚他說的話,就開口回答“不”,企圖驅趕對方。

盡管許多有學識的人不修邊幅,不太注重自己的儀表形象,但那畢竟是少數。對於大多數人,尤其需要出現在正式的社交場合的人來說,儀表至關重要。質於內而形於外,文化修養高、氣質好的人,懂得如何修飾自己的形象。儀表端正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品位格調,也是對人和周圍環境的尊重。

美國行為學家邁克爾·阿蓋爾也做過一個實驗:當他以不同的儀表裝扮出現在同一個地點,得到的反饋相當不同。當他身著西裝以紳士的麵孔出現時,無論是向他問路還是打聽事情的陌生人都彬彬有禮,顯得頗有素養;而當他裝扮成流浪者模樣時,接近他來對火或借錢的人以無業的遊民居多。阿蓋爾感歎,盡管不能以貌取人,但人際交往之中儀表表達出的意義勝過語言,完全可以透視出一個人的靈魂和內在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