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一款新概念產品在上市初期,並不會獲得巨大的成功,即使它的概念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在IT數碼領域,這種現象則更為常見,很多產品需要經過多年的進化,最終才會贏得市場,比如目前最流行的智能手機。以下12款數碼產品,在各種領域或失敗、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都未大紅大紫,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都是後來者的指路明燈。
1. AT&T Picturephone可視電話(1964年)
在1964年的紐約世博會上,美國電信運營商AT&T展示了可視電話服務,使用了一個內置攝像頭的小型的CRT顯示器來實現,類似於今天的網絡視頻服務。6年後,這款產品真正投放到市場中,但由於體積笨重價格昂貴,並未真正推廣成功。但是,它對於目前各種電子設備上的視頻聊天服務,都是具有深遠意義的。
2. Electronic Quarterback掌上遊戲機(1978年)
是的,最早的掌上遊戲機並非任天堂的Game boy,而是各種單一類遊戲的掌機,這款Electronic Quarterback就是其中之一。它使用簡單粗狂的線條模擬了棒球遊戲,你可以看到機身上厚重的按鍵,想必也不會擁有太好的手感,但在當時,卻是孩子們夢寐以求的聖誕禮物。直到12年後,可以更換遊戲的任天堂Game boy才真正獲得了成功,不管你是否相信,這款掌機的原型都功不可沒。
3. The Minitel多媒體內容服務(1982年)
提到法國,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諸如Louis Vuitton這樣的奢侈品,但實際上法國也是早年的科技先驅。在1982年,這款The Minitel個人電腦便提供了購買報紙類型的等數字媒體內容,為之後的互聯網購物提供了基礎。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有將近一半的法國人使用了The Minitel的服務,可以說是互聯網應用的前身。
4. Mattel Power Glove遊戲手套(1989年)
或許在2006年任天堂Wii上市時,你被其體感操作的特點深深打動,但事實上,類似的概念早在1989年便已經由Mattel Power Glove提出了。這款兼容任天堂遊戲機的遊戲手套,擁有體感操作功能,可惜的是由於當時技術限製,導致操作精度太差,無法獲得成功。不過,它對體感操作的影響是深遠的。
5. 羅技Fotoman數碼相機(1990年)
世界上第一款數碼相機並非來自我們熟悉的佳能、尼康或是奧林巴斯,而是著名的配件廠商羅技。在1990年,羅技推出了Fotoman數碼相機,擁有320×240像素的分辨率,並內置1MB存儲空間,售價高達980美元(折合當時彙率約為人民幣4700元)。Fotoman沒有成功的原因除了售價高昂,還有它並沒有內置液晶屏幕,需要連接PC使用,非常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