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杭州樓市降價——土地之累(1 / 1)

1、杭州樓市降價——土地之累

2014樓市波動異常——你還會買房嗎

春節剛過的2月18日 ,位於杭州拱墅區城北新城的住宅項目“德信·北海公園”宣布均價直降3000元,一街之隔的“天鴻·香榭裏”項目隨後也對外公布消息,均價直降4000元。據悉,在進一步宣布“直降6000”後,開盤三年銷售不過300餘套的“天鴻·香榭裏”,在2月27日一天就賣出158套。而“德信·北海公園”在3天的時間內認籌超過300組,其尾盤的208套房源也已悉數清空。

全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會長聶梅生在接受《中國經濟信息》雜誌記者采訪時表示,杭州樓市的敏感性較強,可以說是全國樓市的一個風向標。杭州雖然不是一線城市,但是也處在緊跟一線城市的位置,在2013年房價漲幅很高。 “北京剛需房多,而杭州不是這樣,再加上原來開發量又比較大,這幾個因素導致杭州房價下降”。

“久盤必跌”,本已現出疲態的地產市場,在2012年7月央行降息之後迎來的一波反彈,似乎在杭州開始退潮了。

有分析人士指出,長期以來,杭州樓市一直與浙江本地民營資本的投資需求密切相關,但隨著溫州、台州等地民間資金形勢近年來日趨緊張,杭州樓市早已陷入後繼乏力的態勢。

過去5年間,杭州一直是僅次於“京滬穗深”的土地財政大市,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去年杭州商品房交易額約為1711億元,而土地出讓金高達1350億元。而同期上海商品房交易額為3912億元,土地出讓金為2130億元,北京商品房交易額為3531億元,土地金為1821億。

記者了解到,“天鴻·香榭裏”的開發商浙江天鴻集團,2009年進入杭州市場,該集團在杭州的第一次拿地,就引發了輿論熱議,67輪競拍、70%的溢價,在當時被稱為“杭州第一飆地案”。巨量的土地成交,使得杭州市場消化不良,日趨從緊的限購政策更是放慢了杭州樓市消化土地的速度。“杭州地產市場開發量大,買得起房的群體所占比例較高,而且持有超過兩套住房的人群所占比例也較高”,聶梅生指出。

公開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底,杭州的商品房庫存已近12萬套,遠高於相鄰省會城市南京的3.27萬套,相當於北京、上海兩地的總和。

“不能說杭州樓市降價意味著價格拐點,隻能說是由於前幾年房地產市場火爆,現在是已經到了一個節點。在這個節點上,出現了杭州部分樓房率先調整價格進行促銷,隻是個別因素。一方麵整個房地產的火爆過後,大家的需求被透支,土地也是一個方麵,意味著供應量提高,這要從供需兩方麵來看。”全經聯常務理事,著名房地產評論人陳真誠對《中國經濟信息》記者表示。(來源:《中國經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