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辦事一定要看準對象(2)(1 / 2)

求朋友辦事許多人常常進入這樣一個誤區:好朋友之間無須講究客套。他們認為,好朋友彼此熟悉了解,親密信賴,如兄如弟,財物不分,有福共享,講究客套太拘束也太外道了。其實,他們沒有意識到,朋友關係的存續是以相互尊重為前提的,容不得半點強求、幹涉和控製,彼此之間,情趣相投、脾氣對味則合、則交;反之,則離、則絕,朋友之間再熟悉,再親密,也不能隨便過頭,不講客套,這樣默契和平衡將被打破,友好關係將不複存在。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朋友之間過於隨便,就容易侵入這片禁區,從而引起隔閡衝突。譬如,不問對方是否空閑、願意與否,任意支配或占用對方已有安排的寶貴時間,一坐下來就“屁股沉”,全然沒有意識到對方的難處與不便;一意追問對方深藏心底的不願啟齒的秘密,一味探聽對方秘而不宜的私事;忘記了“人親財不親”的古訓,忽視朋友是感情一體而不是經濟一體的事實,花錢不記你我,用物不分彼此。凡此等等,可以理解,可以寬容,可以忍受,長此以來,必生矛盾,導致朋友的疏遠或厭惡,友誼的淡化和惡化。因此,好朋友之間也應講究客套,恪守交友之道。

一般說來,求朋友辦事要避免3個誤區:

1.彼此不分,違背契約。

朋友之間最不注意的是對朋友物品處理不慎,常以為“朋友間何分彼此”,對朋友之物,不經許可愛擅自拿用,不加愛惜,有時遲還或不還,一次兩次礙於情麵,不好意思指責,久而久之會使朋友認為你過於放肆,產生防範心理。實際上,朋友之間除了友情,還有一種微妙的契約關係。以實物而論,朋友之物都可以隨時借用,這是超出一般人關係之處,然而你與朋友對彼此之物首先有一個觀念:“這是朋友之物,更當加倍珍惜,”“親兄弟,明算賬”注重禮尚往來的規矩,要把珍重朋友之物看作如珍重友情一樣重要。

2.隨便反悔,不守約定。

你也許不那麼看重朋友間的某些約定,對於朋友們的活動總是姍姍來遲,對於朋友之求當時爽快應承,過後又中途變卦。也許你真有事情耽誤了一次約好的聚會或沒完成朋友相托之事;也許你事後輕描談解釋一二,認為朋友間應當相互諒解寬容,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孰不知朋友們會因你失約而心急火燎,掃興而去。雖然他們當麵不會指責,但必定會認為你在玩弄朋友的友情,是在逢場作戲,是反複無常、不可信賴之輩。所以,對朋友之約或之托,一定要慎重對待,遵時守約,要一諾千金,切不可言而失信。

3.乘人不備,強行索求。

當你有事需求人時,朋友當然是第一人選,可你事先不作通知,臨時登門提出所求,或不顧朋友是否情願,強行拉他與你同去參加某項活動,這都會使朋友感到左右為難。他如果已有活動安排不便改變就更難堪,對你所求,若答應則打亂自己的計劃,若拒絕又在情麵上過意不去。或許他表麵樂意而為,但心中就有幾分不快,認為你太霸道,不講道理。所以,你對朋友有所求時,必須事先告知,采取商量的口吻講話,盡量在朋友無事或情願的前提下提出所求,同時要記住:人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強求。

與異性朋友如何辦事

分清友誼和愛情間的界限

異性朋友在進行交往的時候,常常會出項誤會。有的女性在與異性交往時,往往分不清友誼和愛情之間的界限,不是把別人的友情表示當作愛情,就是把別人的愛情當作友情,結果使正常的交往出現了難言的尷尬局麵。其實,這種情況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友誼與愛情畢竟是不同的。友誼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密關係,一種無私的感情交流,而愛情則是“人們彼此相互傾慕為基礎的關係”;友誼光明正大、無邪念、有共同性,而愛情具有排它性,允許自私心理的存在。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女性在與異性交往時,就不要再把彼此之間想得太複雜,不要把對方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琢磨得很細,而且這樣做於己於他都不是很好的做法。既然交往就應該坦坦然然,就像與同性交往一樣,以朋友的眼光和心情來看待對方,這樣才能擁有更多更好的異性朋友。而若是對方錯把彼此之間的友誼當成愛情,引起了對方的錯覺,那就容易出問題。如果有的話就要警惕起來,有意約束一下自己,對於對方的關懷可以少一些,尤其要避免和對方特殊的個人接觸,這樣一段時間之後,對方就會自覺地中止這種誤解。要是再不明白的話,可以直接向對方解釋清楚,以免使其誤會下去。但是,如果你想和對方發生愛情,那就另當別論了。不管怎麼說,女性在與異性交往時,一定要分清友誼和愛情之間的界限,不要使自己友誼和愛情都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