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工業外事工作
▓外事工作發展概況
三十六年來,電力工業外事工作的發展,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
從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年,中國主要從蘇聯和捷克、波蘭等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進口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及施工機械,聘請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專家來華對水、火電項目建設進行技術指導,並同蘇聯等國就電力科學技術方麵進行合作。一九五五年中國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合營第一個中朝鴨綠江水豐水力發電廠,裝機容量為63萬千瓦。五十年代中期中國開始在電力工業建設方麵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國,一九五八年建成蘇赫巴托火電廠。
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七○年,由於蘇聯撕毀合同,撤退專家,中國同蘇聯的科技合作完全中斷,從蘇聯進口設備也基本停止。從六十年代開始,對外經濟技術援助有了較大發展,先後援助朝鮮、阿爾巴尼亞、越南、幾內亞、柬埔寨、也門等國建設電站。這一階段,中國開始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口少量發電設備。
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八年,中國從資本主義國家大量進口發電設備,總容量達到226萬千瓦,同時也逐漸恢複了從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進口發電設備,總容量為293萬千瓦。這段時期,中國向亞、非第三世界國家以及阿爾巴尼亞提供巨額低息、無息的貸款,利用這筆援款,為十多個國家修建了水電站、火電站、柴油機電站及相應的輸變電工程,發電容量達到120多萬千瓦,其中阿爾巴尼亞菲爾澤水電站裝機容量為50萬千瓦。這是中國電力工業對外經濟技術援助的高峰時期。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電力工業對外經濟合作出現了新的局麵。根據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擴大了設備進口和科技合作,同許多國家簽訂了電力科技合作協定,還在新的領域開展了合作,如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利用國外資金,加強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其他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舉辦中外合營企業,加強同聯合國有關機構及其他國際組織的合作,派遣人員出國學習、進修培訓,聘請外國專家來華講學、谘詢,通過國際招標邀請外國公司來華承包水電工程等。對外公司於一九八一年在布隆迪同西方國家競爭,投中了卡因集水電站的建設標,這是在國外承包工程中投中的第一個電力工程項目。一九八三年承包了巴基斯坦古都火電站一台21萬千瓦機組的擴建工程。一九八○年同美國簽訂了《中美水力發電與有關水資源利用的合作議定書》,以後又邀請美國及其他國家水電專家對三峽水電站及其他水電站建設提供谘詢。此外,還與美國有關公司簽訂了火電站技術轉讓及工程服務合同。一九八一年同聯合國工貿組織合作,在杭州建立了亞太地區小水電研究培訓中心,這是同聯合國共同建立的第一個機構。一九八四年首次多渠道利用外資建設裝機容量60萬千瓦的魯布革水電站,並首次采用國際競爭性招標的方式,選定外國工程公司來中國承包水電站土建工程。一九八五年同香港中華電力公司組建第一個中外合資的電力企業,即廣東核電聯營公司,負責建設深圳大亞灣核電站,裝機容量為180萬千瓦。
▓對外經濟援助
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開始不久,認真貫徹了對外經援工作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嚴格履行了中國政府對外簽訂的水利電力項目協議,電力戰線的廣大職工,肩負起援助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的電力建設任務,有力地支援了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發展民族經濟,增進了中國與第三世界各國人民的團結和友誼,擴大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影響,為中國爭得了榮譽,得到了受援國人民的好評。
從一九五五年開始承擔對外經濟援助三十多年來,共完成了28個國家的128項考察設計、施工建設和技術合作項目,先後派出4000多名專家、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發運各種設備、材料幾十萬噸,完成援外投資13億元,現已建成投產的水、火電站共32座,總裝機容量為185萬千瓦,修建輸電線路總長度2800多公裏,還為受援國培訓了大批技術人員。
五十年代,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國除興建蘇赫巴托火電廠外,接著又援建了烏蘭巴托火電廠,為該國首都和蘇赫巴托市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六十年代,先後援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建成熙川、順川電廠,裝機容量各為1.2萬千瓦。援助阿爾巴尼亞修建了菲埃裏火電廠,裝機容量為9.9萬千瓦,使阿爾巴尼亞電力的裝機容量翻了一番。援助幾內亞建成了金康水電站。援助柬埔寨建成了馬德望紡織廠自備電廠。援助北也門建成了薩那紡織廠自備電廠。
七十年代,在財力物力相當困難的情況下,援助剛果修建了布昂紮水電站,裝機容量7.4萬千瓦,援助尼泊爾修建了遜科西水電站,援助幾內亞修建了丁基索水電站和拉貝比塔、達拉巴三城市配電線路,援助馬裏塞古棉紡廠自備電廠和巴馬科電台自備電站,援助毛裏塔尼亞和埃塞俄比亞修建了柴油機電站,援助阿爾巴尼亞建成了伐烏代耶水電站,裝機容量為25萬千瓦,以及科爾察電站。此外,還幫助越南修複了受戰爭破壞的越池、北江、太原3座電廠,總裝機容量為5.2萬千瓦;接著,又興建了寧平火電廠,裝機容量為10萬千瓦。援助朝鮮的1600電站及1200電站,總裝機40萬千瓦,因朝方電力的頻率與中國不同,增加了大量設備,需重新設計和試製。另外,還由於朝方煤種、廠址數次變更,這兩個電站的工作,前後搞了十多年,1600電站於七十年代建成,1200電站於八十年代才建成。七十年代開工,八十年代完工投產的項目,有布隆迪的穆傑雷水電站,裝機容量為8000千瓦;赤道幾內亞的比地科莫水電站,裝機容量為3200千瓦;緬甸毛淡棉火電廠,裝機容量為1.2萬千瓦;巴基斯坦的埃貝拉高壓輸變電工程,以及喀麥隆拉格都水電站,裝機容量為7.2萬千瓦等。八十年代新開工,並已投產的有索馬裏費諾力水電站,塞拉利昂哥馬水電站,斯裏蘭卡尼蘭比水電站等。
對外經援的方式,主要是大包幹的“交鑰匙”工程,少數是由中國負責設計、施工的技術指導項目。為做好對外經援工作,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是認真搞好考察、選點工作。考察工作是確定援建項目的依據,也是做好項目設計的前提,考察組出國前,首先要明確考察的任務、要求,充分做好思想和物質的準備,考察中深入現場,認真做好調查研究,了解受援國的社會經濟狀況和有關方針、政策,仔細核對對方提供的各種資料和數據,切實掌握設計所需的基本資料。
二是切實抓好設計和施工管理。設計工作必須認真貫徹中國援外的八項原則,努力做到因地製宜,經濟合理,注意防止貪大求洋,脫離實際的偏向,要防止考察、設計、施工“三脫節”的現象,努力做好“三結合”的設計審查,保證設計質量,縮短設計時間。
項目施工要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施工準備不足,條件不成熟的,不要倉促開工,一旦開工就要集中力量打殲滅戰;要加強計劃管理和物資供應工作;抓好工程進度和施工質量檢查驗收工作;切實保證經援項目按期保質完成任務;要及時做好竣工移交和資料歸檔工作。此外,還要做好施工設備的檢修和保養工作。
三是充分發揮兩個積極性。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的積極性,以及中方和對方的積極性。既要堅持承建部負責製,又要讓各省市籌建單位辦更多的事情,按照外經部提出的《對外經援項目籌建單位工作暫行辦法》四十條,各單位在人員選派,物資供應,計劃管理和財務管理等方麵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還要根據受援國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當地的人力、物力資源,幫助他們培訓自己的技術力量,使受援國逐步走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發展本國的民族經濟。
▓國際承包勞務合作的發展
一九七九年以來,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以下簡稱中水電公司),開始經營國際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其經營範圍除承包國際水利電力工程的勘測設計、施工建設及勞務合作外還經營水利電力係統專業設備的進出口業務,並繼續承擔水利電力對外經援任務。中水電公司是一個具有豐富經驗、有較高技術水平、有實力、有信譽的國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