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各不同學派紛呈湧現,各個家族之間流派爭芳鬥豔,呈現出百家爭鳴之勢。這一時期,許多天才如彗星般崛起,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留下了千古傳頌的佳話,同時更多的天才夭折,令人唏噓不已,不久之後就被人遺忘在時間的長河裏。
百家爭鳴,雖然名為百家,但是其流派何止上百。在各個流派中雖然鬼穀派人丁稀少,但其創派祖師鬼穀子精通縱橫之術,對兵法、奇門八卦、天文地理都廣有涉略,而且無一不精通。在江湖上頗有統領群雄之勢,在各個諸侯國,不管是統領一方的諸侯還是文武大臣,都頻頻向其示好,聲望無人能出其右。鬼穀派在人數上雖然異常單薄丁點也不占優勢,但是行走江湖還是出入仕途,一旦跟鬼穀派拉上點關係,沒有人會不給點麵子。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稱帝,改稱始皇帝。稱帝之後,始皇帝統一度量衡,修長城,焚書坑儒,諸子百家從此沒落,鬼穀派也不例外。鬼穀派所有的人一夜之間放佛人間蒸發,從時間失去了蹤跡,和他們一起消失的還有鬼穀派的不傳之秘《鬼穀天書》。
鬼穀派的消失,一時間讓江湖上風聲鶴唳。有人說是秦始皇擔心鬼穀派統領群雄會威脅到秦皇的統治,出兵滅了鬼穀派,也有人說秦皇派人招攬鬼穀子不成惱羞成怒之下鬼穀派灰飛煙滅,江湖上還有人傳說是鬼穀子自行遣散了鬼穀派。一時間眾所紛紜,但是誰也不能夠說出個所以然出來。
雖然鬼穀派消失了,但是江湖上覬覦鬼穀派的不傳之秘《鬼穀天書》的人並不在少數。相傳《鬼穀天書》並不是鬼穀子所著,誰也不知道其為誰所著,因鬼穀子一身所學都是從上所得而得名。因為《鬼穀天書》一時間江湖上紛爭四起,隻要是以前跟鬼穀派能夠扯上丁點關係的人,現在都成了各門各派的目標,很多人為此枉送了性命。以前江湖人士想方設法想跟鬼穀派拉上點關係,現在卻是有多遠就撇多遠,唯恐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
俗話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始皇帝曆經幾代人的辛苦,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因為其屢施暴行失去民心,惹得天怒人怨,全國各地紛紛揭竿而起。昔日奢華的阿房宮和驪山也在西楚霸王的一把火之下付之一炬,昔日輝煌的秦王朝在秦二世手上滅亡。秦朝雖然因此而滅亡了,但是江湖上這些年因為《鬼穀天書》所帶來的紛爭卻從來沒有終止過。
時光如白駒過隙,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轉眼間已經是幾十年後了。
這是一個非常寧靜的山村,村中人口不過一兩百人。村中那一縷縷似浮雲般冉冉上升的農家房屋頂上的炊煙,那由牧童吹著笛趕著回來的耕牛發出的“哞哞”聲,還有那農人扛著鋤頭回歸時叱喝出來的充溢著山野粗獷的沒有韻律不成調的鄉歌,勾勒出一幅山村平靜生活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暮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