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鍾明白公狼的意思,它是想讓他幫著將崽子送回家哩。
他隻好伸手抱起狼崽,仍然放回書包,跟在公狼的後麵走。
殘缺了一肢的公狼,變成了三條腿。剛起身走路的時候,有點瘸跛,但它身體的平衡能力異常強大,很快就變得平穩了。
奔跑起來之後,速度和慣性反而彌補了肢體的缺陷,乍看起來,與身體完好時並沒有太大區別。
“這也可以理解,人憑著兩條腿都能平衡地奔跑,它現在與人相比,還多著一條腿呢。”
成鍾心裏如此想著,又被自己這種奇怪的想法逗得哈哈大笑。
開始的時候,成鍾還勉強跟得上,但很快就被拉開了距離。
又過了一會兒,成鍾全速奔跑之下也根本無法跟上了。
公狼專揀沒路的地方跑,尤其是上坡的時候,更是跑得無比輕鬆,一竄就是好幾米遠,成鍾哪能跟它比。
終於跑不動了,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大口喘氣,大汗淋漓。
公狼遠遠立在前方,有些得意地等著他趕過來。
這時,成鍾抬頭一看,才發現不知不覺之間,他們已經來到了位於鐵木山北麓的亂廟灘。
成鍾聽大人講,鐵木山從明朝初開始建廟,屬於“四十八方山場”,供奉著“十二佛爺”。
經過曆朝曆代擴建,鼎盛時廟宇達到二十多座。
尤其是每年六月十八廟會期間,香客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但從成鍾記事起,就沒有見到過一座完好的殿堂。
解放後破除封建迷信,拆廟宇建學校,加上“破四舊”、“文化大革命”等運動,廟宇全部被拆毀,到處都是殘垣斷壁。
沒有了廟宇,剩下的景致就是那顆大名鼎鼎的“逼水珠”了。
那個叫做“逼水珠”的,是一塊足足有一座房子大的石頭,突兀地夾停在兩座緊靠的山峰之間,活脫自外飛臨。
兩座山峰之間,“逼水珠”之下,“嘩嘩啦啦”流出數道山泉,下行幾米之後即注入一汪深潭。
在千裏旱塬,聳立起一座原始森林密布的鐵木山,已是人間奇跡。
而傳中的“逼水珠”更是神奇。
據不論幹旱缺雨多麼嚴重,“逼水珠”下的泉水都不會幹涸,反之,不論降下多大的暴雨,水潭的水位都不會上漲。
“逼水珠”之下,就是曾經的“十二佛爺”正殿,因為有此“寶珠逼水”,保證了佛爺殿和廟宇群永遠不被洪水衝毀。
看著破敗廟宇,成鍾倒是不悲不喜。
因為他接受的教育,就是要鏟除封建迷信,因此,在他的思想上,一切本該如此。
公狼引領著成鍾,攀上了靠西邊的一座廟台。
成鍾記得老人們過,這裏原來是供奉“十殿閻王”的廟宇。
公狼順著廟台後倒生的灌木叢往上一竄,瞬間消失了身影。
成鍾伏下身子,手腳並用,也慢慢從灌木叢下鑽進去。
公狼伸出獨一無二的前肢,成鍾伸手抓住,連滾帶爬地進入了一個山洞。
洞口很,進去以後慢慢變大,幾步之後就能直立行走了。
開始階段,山洞傾斜向上,約十米之後轉而向下,二十幾米之後開始水平向前延伸。
光線越來越弱,很快漆黑一片。
公狼的眼睛開始發出綠幽幽的光,像兩粒寶石,又象兩盞的燈籠。
由於常走夜路,成鍾書包裏倒是備著一支型手電筒,進入山洞後,手電筒正好派上了用場。
到了水平延伸地段,山洞已經像人家裏的普通窯洞一樣寬暢。
又走了一段,洞兩邊開始出現了岔洞。
而且越往前走,岔洞就越多,仿佛進入了一座大型迷宮。
成鍾邊走邊觀察,感覺這洞窟到處存在著人工挖掘的痕跡,心裏的疑惑越來越濃烈了。
蜿蜓前行之下,前麵出現了亮光,這是一個出口。
成鍾探頭一看,這洞口在山後的懸崖上,上不著,下不著地。
在成鍾充滿疑問的眼神注視下,公狼轉過身,領著他往回折返。
不久,又有亮光透進,這個出口是在一棵枯死的巨樹根部。
“這家夥,原來是在領我參觀它的地下迷宮哩。
有這許多的出口,既能通氣,又方便遇到危險時逃跑,想得也太周到了吧,這難道是狼該具有的智慧嗎?”
成鍾心想。
他感覺自己像是在做夢,一場極不真實的夢。
“這麼大的地方,它們到底住在哪呢?”成鍾很想發問。
公狼像是明白了成鍾的心思,在一處毫不起眼的地方停了下來。
它在地上一陣撲挖,很快露出了一塊厚木板,推動木板之下,一陣“軋軋”的機銛之聲傳來,露出了一個新的洞口。
“這狼窩還有機關啊!”饒是成鍾有些見識,也莫名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