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吃大魚 成功穩步走
公司的發展都是逐步壯大的。每個力求發展本公司的讀者請從中體會這其中的艱辛和智慧吧。
創建於1976年的委內瑞拉石油公司不僅是本國最大的國營企業,也是目前拉丁美洲地區最大的工業公司。不要以為它的成就僅僅局限於此,它還是世界第四大原油生產商、第三大煉油廠和第七大精煉產品生產商。該國國民生產總值的24%,外彙收人86%和稅收的83%,都是由委內瑞拉石油公司提供的。
麵對外國石油公司半個多世紀破壞性開采的局麵,委內瑞拉困難地實現了石油國有化。然而部分油田逐漸自然枯渴,原油產量不得不縮減到50萬桶。在這些困難麵前,委內瑞拉石油公司采取了一係列措施,為保護本國石油資源和發展石油工業作出重要貢獻。
首先是迅速恢複石油勘探工作。過去在委內瑞拉經營的外國石油公司為牟取暴利,隻對儲量豐富的油田(如輕質油田)進行開采,對日產150桶的油井就報廢不再采油,而且勘探工作也中斷多年。委內瑞拉石油公司成立後,積極籌措資金,大抓勘探工作。
其次是運用新技術,勘探開發重油資源。委內瑞拉是世界重油藏量最豐富的國家。到20世紀80年代初,該公司已經查實的重油藏量為12000億桶,其中可供開采的達2700億桶。公司投資25億美元開發重油,到1988年達到日產重油10萬桶,預計2000年可增加到50萬桶。
第三是控製原油產量,發展石油化學工業。為保護本國石油資源,該公司自20世紀70年代後半期始一直將原油日產量維持在220萬桶上下,1979年產量為1,18億噸,1980年為1,08億噸,1981年為1,05億噸。在保證原油穩產的同時,積極發展石油化學工業。
第四是改善運油條件,擴大煉油能力。針對這一需要,該公司采取了買船、造船、修船並舉的聯合方針,首先,解決石油運輸的燃眉之急。當時該公司擁有萬噸以上的油船22艘,總噸位85萬噸,但仍不能滿足石油運輸的需要,還在進一步擴建。另外,各煉油廠經過改裝和待建,煉油能力有所提高。
第五是重視培訓石油技術人才。公司把重點放到培養技術人才上。在國家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專業人員培訓委員會的配合下,公司舉辦了各種形式的訓練班(分學徒班、速成班和高級班等),內容包括經營管理、機械、電工、鑽探、焊接以及石油工業研究等。僅公司建立初期的1977年和1978年就開設了2000多期各種形式的訓練班,接受訓練者達3,2萬人。進人20世紀80年代以後,世界石油市場供過於求,公司原油量有所下降。在這種困難形勢下,公司仍然強調加強智力儲備,以保持本國石油生產潛力,僅1983年就舉辦了門76個短訓班,15萬名石油工人參加了培訓,占公司石油工人的1/3。為保證培訓工作順利進行,公司在教材、師資、實驗場所的經費開支等方麵均提供方便。選派的教師大部分有大學水平,且具有實踐經驗;公司還設立所有同石油生產過程有關的實驗車間;提供各種經費,購買實驗器材等等。
最後是擴大銷售渠道,積極供應發展中國家。隨著原油量逐年下降,而國內石油消費不斷增加,使委內瑞拉原油出口量呈下降趨勢。1976年每天出口石油215,6萬桶,1980年降到186,4萬桶,1982年又降到155,4萬桶。為此,公司執行的對外石油貿易戰略是,不經過中間商而把石油直接賣給用戶,並逐年擴大銷售網。1976年石油國有化時公司向世界53家客戶供油,1983年擴大了至nil2戶。
1990年,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為了加快發展速度,還製定了一項價值480億美元的五年投資計劃。在這些投資中,180億美元將用於周邊行業,即天然氣、石油化工、油輪船隊和一種叫Qrimu-sion的新燃料。剩下的300億將用來發展核心石油企業。這部分資金中的一半是為保持公司目前的生產水平。其餘的則必須用來幫助該公司在增加產品和建立裝配有重油加工設備的煉油廠競爭所需,以便與歐佩克的石油生產大戶保持一致的速度。
以上措施,為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也為公司繼續保持超級企業的地位奠定了基礎。
·三思小語·
這條成功的條道路看似順理成章,其實不然,它傾注了眾多人的辛勤和汗水。這一步步走得有條不紊,踏實地邁向了成功,這一切應該歸功於嚴謹的發展計劃。當你尋找到一個目標時,當你尋找到一個目標時,下一步該做什麼?相信讀完它,你就能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