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計就計很簡單,首先是要有識破他人詭計的能力;其次就是沉著,冷靜;最後,能想出應對的辦法。當然,你在整個過程中應該是不動聲色的。
從前,有個十分能幹的尋寶者,他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得到了很多的寶藏。
他與自己的一個朋友約好,一起把這筆寶藏埋在了一棵沒有別人知道的大樹下。可過了一段時間後,當他再去查看他的那筆寶藏的時候,卻發現樹下已經空無一物。
一定是自己的朋友偷走了這筆寶藏,因為隻有他們兩個人知道這筆寶藏的下落。這個尋寶者一心想從朋友那裏收回寶藏,但裝作不知道寶物失竊的事。而他的朋友心裏卻暗自高興,並盤算著,等尋寶者下次藏寶物後再去偷竊。
那天,尋寶者告訴自己的那個朋友,說他還有一筆更大的寶藏,如果那個地方足夠安全的話,他打算還和那個朋友一起再把這筆寶藏埋在原來的那棵樹下。
朋友一聽這個消息,就擔心如果尋寶者發現自己偷走了第一筆寶藏,便不會再把第二筆寶藏埋在那裏。為了得到第二筆更大的寶藏,他的朋友就提前把偷走的第一筆寶藏送回了那棵樹下。
這樣尋寶者便不費任何氣力又重新拿回了屬於自己的寶藏。從此,他再也不相信他的那位朋友了。他的朋友隻能後悔到手的寶藏又失去了!
當這個尋寶者懷疑朋友偷走寶藏後,如果直接去問朋友,朋友很可能不承認,因為他根本就找不出證據來說明朋友就是小偷。因此,尋寶者索性裝作很信任朋友的樣子,並告訴朋友,他要繼續藏一筆寶藏,朋友的貪欲就會再次被激起。
這個尋寶者采用了將計就計的方法。所謂“將計就計”就是識破對方的謊言,然後讓對方相信自己已經被他的謊言騙住了,再采用原來的方法向對方施計。
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人們追求名利,不擇手段,很多無辜的人難免會落入他人的陷阱。當你意識到自己受到欺騙,落入他人的圈套時,首先要沉住氣,不要讓對方知道你已經識破了他的詭計,明地裏裝傻,暗地裏想辦法應對對方。
小惠的姑姑眼睛不好,專程從老家到北京的同仁醫院看眼睛。小惠和姑姑到醫院的時候,掛號的長龍已經找不到尾巴了。小惠正在為掛號著急的時候,一個中年女人跟她們搭訕了。姑姑見那個女人很熱情,馬上就把自己的病情告訴了那個女人。女人抱怨說:“現在看病難呀!特別是從外地到北京來一趟多不容易……”小惠的姑姑連連點頭,兩人馬上就有了很多共同語言,像老朋友一樣。
姑姑以為碰到了一個好心人。那個女人繼續說:“這個醫院的人多,我給你們介紹另一個好醫院,有個老教授坐診,專門治你這種眼科病,醫術很精湛呢!我就是這個老教授治好的。”說完,女人拔了一下自己的眼皮,“我以前得的就是這種病,花了1萬多塊都沒治好。吃了人家三個療程的草藥,就全好了!才花了一千多塊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