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演化的可能性(1 / 2)

人類演化的可能性

英國的生物學家霍爾丁(1892一?)認為“現代是一個非常適合於生存的時代”,但他也認為“紀元前七世紀佛陀與瓦爾達姆時代或紀元前五世紀初期及中期的雅典,十世紀的冰島,比現代更好”。他從生物學的立場意識到了核子武器對於人類發展的巨大影響,提出了人類演化的可能性之設想。

這篇文章是他的長文《HumanEvolution:PastandFuture》的結論部分,在前麵他的大量的資料闡述了人類生物演化的軌跡;正是在回顧曆史的基礎上,霍爾丁對於人類命運表達了一個生物學家的獨特關懷。在大多數的人類社會裏,最受尊敬的人格典型似將滅種。中世紀,聖德與勇氣都受尊敬,但聖人與聖女均固守獨身。而有勇氣的人則互相殺戮。今天的時代看重財富的積蓄,但積蓄最多的人,常最少孩子。

擔心的就是這類人會越來越多。當然,我並不認為實業家比聖人或封建騎士更高貴。一世紀前出生率之差異對某民族遺傳因子頻率的影響,並非永遠持續不變,這與每年兩三個月染色體之淘汰分配對蠅蟲的影響一樣。目前瑞典所顯示的趨勢已與前大不相同:當地窮人的出生率比富人更低。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們隻知道阻止少數壞遺傳因子的繁殖,而不去促進少數好遺傳因子的繁殖呢、答案是:因為目前我們對使人類頻率增加的罕貴遺傳因子還毫無所知,當然我並不懷疑它的存在。有關人類能力遺傳之基礎分析還沒有完全發展,這尚待遺傳學家、心理學家、生理學家彼此廣泛交流、共同計劃。在發現這類遺傳因子——那怕隻僅僅一次——之前,就先討論積極優生學計劃,是毫無用處的。

可是,我想先提出一點:在我們想使之普及的遺傳因子中,有一種將會停止牙齒的發育。大腦的發達是牙齒極端複雜化的原因。還有鼻子,是人的弱點之一,必需設法改良,鼻子是隨腦的發達而縮小的,因此,犬、馬打噴嚏是立刻噴出,而人類則需通過曲折的狹路,一世紀之後,也許對於心理構造,我們也能知其變化臻於極微細之地步。我們即使能行消極優生學,對於積極優生學,卻非待知識更增,優生學態度廣泛普及之後,無法實施。知識方麵,需要有人的染色體圖解,這工作我曾經致力過;另一方麵還需人類心理結構的分析,因為,人已被判定為具有特別的天分。

這種工作,英國的史特爾曼(譯注,英國心理學家,主倡二因子說)及美國芝加哥學派都已選出較合標準的人嚐試過。隻有等待這些實驗都完成之後,才能開始著手於知能素質或正常素質的偉大優生學工作。這大概必須靠強製實施雜種製,否則將如蒙古犬的優點一樣,無法固定。但,我將再度申明,我一點也不懷疑有許多罕貴遺傳因子的存在。在這方法能夠付諸實施之前,我們的子孫仍會以聰明的方法繼續進行演化的統製。現在要討論的是另一麵的可能性:在下個世紀中,人類也許會造成一種大規模的自我破壞,就單純優生學觀點而言,原子能戰爭比任何舊式武器戰爭更罪大惡極,甚至比細菌戰更甚。

例如像廣島、長崎的生存者,他們已受到嚴重感染,其子孫勢必顯現出各種變態,這種變態有的會出現在第一代,而要經過十幾代才能消除。而其他的則為隱性,隱伏幾代之後才出現,其惡性影響勢將及於千代之後。

原子武器縱然殺死百分之九十的文明人,文明仍不會消滅,但其他受到放射能感染的百分之十生存者,他們所生的變態人,也許卻會把文明整個毀滅,要恢複將極為困難。我們希望避免這類的國際戰爭,也希望避免因少數集團掌握原子武器而引起的內戰。這樣,和平的世界秩序也許能夠維持,演化的進行才會有入關心。當然,演化勢必花費很長的一段時間,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斯佛爾·萊特根據一項假定(我認為這假定無誤)表示說:演化進展速度最快的,是在二十人——一百人左右的種族集團中,他們幾乎與其他集團分離而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