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創造未來(1 / 3)

學會創造未來

奧雷利奧·佩西(1908一1984)曾獲經濟學博士,並從事工業管理達40年,他在1968年創辦羅馬俱樂部,召集一批世界知名的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數學家、未來學家等,對人類的生存狀態及發展趨勢進行多元的考察、研究,提出了不少警示性的報告,喚起人類的危機意識。這裏的文章選自他1981年出版的名著《未來的一百頁》中最後的一章,原題《巨大的潛在資源》,另外,刪掉了原文中的小標題及二則圖表。

在佩西看來,“隻要能夠明智地運用各種資源,最主要的是人力資源,那末人類就可以擺脫危機,而且幾乎可以實事求是地按照自己的願望去建立未來世界。”

第三個基本的需要是學會治理社會這個巨大的集體,而這個集體又從來沒有今天這樣複雜和煩瑣過:然而,為了學會治理世界,我們必須首先學會管理我們自己。那是一個首先的需要,正如我已多少次指出,要求革新文化的發展。因此,最緊急的迫切任務是促進人類個性的發展,沒有這一點,就不可能有其它的發展,不可能有政策,不可能製訂未來的計劃;沒有這一點,人類將不可能在走向懸崖絕壁前自動停下來。現在我想試作一些結論。

所謂“進步”,已成為一種瘋狂的動亂--如此地機械,如此地人為,如此地無情和不可預見--我們再也不能控製它,甚至不能理解它的意義。我們的形勢確實是風雲多變的。一條日益擴大的鴻溝把我們同真實的世界分隔開來,對於這個世界,我們曾經是熟悉的,但現在卻生疏了,同時,某些事情會使我們情況變得更壞,某些事情則可以改進我們的情況,而我們卻無法對這兩者加以區分。結果,使我們狼狽不堪,采取了輕率的行動。如果在我們人類的深淵中,沒有一塊最終的安全棲身之地,那麼我們的形勢將很快會變得嚴重起來。理解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本來是人類先天固有的財富,但仍然被人們所遺忘和未予利用。再加上各種尚未開發的資源和道德力量仍可以為我們服務。

在生和死之間,在生存或沉淪之間(說得具體一點,在體麵地使人類生存下去或淪落到低於人類水平之間)我們要作出選擇,那就幾乎完全要依靠我們是否有能力去動用和開發這種蘊藏在我們之中的客觀存在的潛力。隻要膚淺地一瞥,就能發現,現代的人類是遠非完善的。我們已經有了驚人的成就,把我們的知識、力量和影響推到了前所未聞的高度,但是我們也一直在愚弄自己,認為自己已經進入物質豐裕和永久安樂的新世紀,不需要進行變革和以極大努力去調整我們周圍的環境。結果,我們仍然得不到發展,而落後於現實。唯一拯救和趕上的方法,是集中我們的力量如上述那樣去發展我們自己,也就是說,要學會在我們創建一個嶄新的、奇妙的、並非完全人為的世界中協調地生活下去。

世界要求我們所做的,是要我們適應從一個文明時代走向另一個文明時代的急激變革,這種變革從以往到現在這個過程中發生過,從現在走向未來的過程中仍將繼續不斷地發生。這些變革即使有著某些共同的特性,但世界不同部分的不同居民需要進行的演變卻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它使這種發展過程更為複雜了。決不能用過去的老方法來對待新事物,實際上也沒有這種必要性小目前這種異常的環境,迫使我們去完成難度和規模都很艱巨的任務;但是在另一方麵,我們擁有各種前所未有的手段,這些手段使我們可以應付麵臨的這一變革,去應付這一非常的但卻是可接受的挑戰。為了讓自己作好準備,為了讓自己不愧於承擔人類的冒險行動,這個新階段的任務是,我們必須在世界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麵都提出無數的建議。

必須在各個社會中心環節中努力確保個人之間的相互通訊--家庭、學校、教會、城鄉、商業、工會、工廠、國際組織、宣傳機構、青年團體、政黨、體育聯合會等。主要的目的是去開創,而且要好好的去開創。對於這方麵的觀點,羅馬俱樂部及其朋友們已考慮要發展一係列的活動。我簡要地敘述一下,希望有些讀者在幫助、支持這些活動中將作出他們自己的貢獻,或是提供建設性的批評。我們已選出三個具體問題如下:

·在盡可能廣泛的基礎上開展一個革新精神的學習運動;

·動員年青人的創造性,為促進未來的發展而選擇項目;

·促進對我們目前的思想方法來一次本質性的更新。羅馬俱樂部在1976年發起了一項以革新精神為基礎的學習計劃,作為一係列其他項目或在以後幾年中進行研究的先驅。這個創始性項目終於成為於1979年出版的一份報告,題目為:《學無止境:彌補人的不足》這份報告對此提出了一種激勵性概念和目標。人們把這個項目簡稱為“學習計劃”,這個名稱把它的必要性概括了進去,我希望那些心中有著未來的人們能夠認識到這一必要性。

看來奇怪,盡管我們知識淵博,懂得很多,但是對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學習?究竟我們在掌握自己的學識方麵有哪些不懂的和看不見的精神因素能夠得到改進,我們自己對此幾乎卻一無所知。正如大家所知,一個人平均的腦力運用能量可遠遠大於正常所想象的程度;並且人腦在受到刺激情況下能增加其智力和自覺創造新的能力。我們也知道,學習一定要求一個人全力貫注;要使學習更為有效發揮由精神所轉化的物質力量,就必須不讓有機體的自然力量和精神轉化物質的力量受到食物不足或健康不良的影響。特別重要的是產前的懷孕時期,幼年時期和童年早期以及母親與孩子之間,孩子與孩子之間的“文化”的交流。然而,要討論所有的這些問題,就離題太遠了。學習有賴於方法和目的,這是極為複雜的問題,不能簡單地把它推諉於教育。

不用說,後者是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但不能代替學習和人類組織。然而,傳統的教育是保守的,當需要革新時,教育工作者是心神不寧的。在過去,教育通常是定下心來進行的,由雙親為孩子提供接受教育的條件,而由老師向學生傳授,如此代代相傳。反過來說,學習一般是自然發生和沒有預先特定的規律的;年輕人比成年人更能接受教育。但成年人有時候往往更需要學習,但他們對學習的好處卻感覺不深--尤其當他們行使權力的時候,更缺乏這種感覺。在學習中體力勞動和集體活動是必需的。其目的不僅是為了個人的提高和再受教育,而且也為了得到其他人的理解和認識;以求重新建立與自然界相一致的聯盟和創造優異的價值;預測未來至少要與對待“現在”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在複雜情況下,找到有效的方法,采用打破常規的計劃,超速地加快進行變革;並達到一定的文化水平,正如我已在前麵的章節中所談到的那樣。

學會這些事情是必不可少的,既為了提高生命的素質,也為了生存。我們必須確信,當我們談及任何事情和做任何事情時,每件事要視個人的素質而定。這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他現在的和今後的學習能力而定。人類對學習的反映,最終將引導我們觸及人類問題的核心。引證的報告表明,由於人們可以預測到,在一個進行迅速變革的群眾社會中,“學習必須以參與和提前行動為基礎”。這是一種需要,反映了人類團結的兩個方麵,那就是一個成熟的和負有責任感的社會--首先與現在有關,其次也關係到未來。該報告強調集體和社團也必須學習--他們必須學會如何完成他們應起的作用,以及用更加高明的方法來參與這個新世界的發展;因而他們的學習不能僅僅是為達到個人的目的。然而,這份文件並沒有透露任何更詳細的調查內容。

它所代表的那些促進人們進步的思想已在某些地方存在。該報告是在一個最好的時刻,代表了一種可以理解的形式,因而顯出其重要性。這份報告應當有助於喚醒那些不肯做出決策的人們的思想認識,有助於喚起思想保守的丟苔眾生,使他們去發現自己從來沒有考慮過的一種最珍貴的財產。如同對待人類最佳能源太陽能一樣,(那些促使人們進步的思想)一直被人們所疏忽和浪費,有人甚至為了害怕自己的社會地位會發生動搖,而對待不同政治思想的人進行鎮壓。但太陽能畢竟是人類所能掌握的最重要的資源。

它不僅是可使資源更新,而且也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擴充;它是幫助我們找到一條走出目前困境的唯一道路,可惜這樣的一種資源,目前卻任其放棄,這是一種危險的、愚蠢的、浪費的自殺性行為。為了加強人類這種日益發展的敏感性,必須開始向幾個方麵盡力開展工作。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意識到了這種必要性,隨時準備利用該組織可掌握的措施,在八十年代中製定發展方向的綱領,為此目的,現在該組織正與羅馬俱樂部一起研究,盡力承擔許多研究課題,並進行若幹試驗性項目。我在這裏必須指出有兩項正在考慮之中的活動:·第一項是一個國際項目,要以幾年以上的時間,就如何管理我們的學習這一過程,對神經生理學、社會心理學和教育學進行研究,並找出改進的方法。

這是一個範圍廣泛的項目,應由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和其它國際組織支持,並由若幹國家的國家項目作為外圍項目予以援助。但這個項目應在科學界內單獨實行以脫離官僚政治。其結果將使人類能從現在所處的不良條件中更迅速地擺脫出來,並學會以什麼方法達到更高的發展階段。·第二項是在第三世界選定的鄉村中進行一係列的試驗性項目,第三世界的鄉村發展應該成為一種自治管理體製。在每個鄉村為農業發展、人民的健康和教育建立一支誌願人員的核心隊伍,這支核心隊伍,將接受“赤腳”的農學家、醫生和教育家的指導,為廣大的鄉村服務。通過各種形式,進行簡便的援助,有助於結合本地的實際,進行試驗,如果有相當數量的鄉村通過試驗成功,而後將考慮大規模地推廠一。毋需我用言語來強調它是如何的重要,這個創議應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