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學會用人:成功的事業絕不是獨角戲(1)(3 / 3)

真正聰明的人是通過別人來拿結果的,馬雲就是這樣的人。因為馬雲知道,社會是飛速發展的,如果公司的成員停滯不前,必然會被社會淘汰。隻有激勵手下的人不斷地充電、更新,才能夠保證自己在多變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自己不懂的,可以用別人的腦袋

相信大家一定都這樣認為:馬雲創辦的既然是一家跟互聯網有著密不可分關係的公司,那他的網絡技術一定很不錯。但事實上,馬雲是一個十足的外行。馬雲不懂網絡,甚至在運用計算機上也隻限於收發郵件而已。然而,這樣一個網絡“低能”是如何領導龐大的阿裏巴巴帝國的呢?馬雲的理論是:外行是可以領導內行的!

在一次訪談中,馬雲、主持人以及中國入世談判的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主持人:馬雲先生從事電子商務,但是您本人似乎並不是太懂網絡上的技術。

馬雲:對,我幾乎不懂這個網絡。到現在為止,我的手提電腦怎麼看DVD我都沒搞清楚,怎麼儲存照片,我也不知道。我除了會收發郵件,每天就隻是瀏覽瀏覽網頁,就這兩樣東西。

主持人:你現在的狀態還一直保持這樣嗎?

馬雲:還是這樣,我覺得這樣挺好的。

龍永圖:我們兩個是一條船上的,找到知音了。

馬雲:這個沒關係,我覺得懂不懂沒關係。就像毛澤東不會打槍,卻把中國的天下打了下來,這個很重要。你一定要明白你要什麼,世界上有很多專家會把你的想法做出來,你要做的就是去尊重他們、理解他們。

龍永圖:我好像聽說過你有一段關於外行領導內行的高論,我說得充滿了辨證法。一般來講,我還是希望內行領導內行。但是如果尊重內行,你這個外行就可以領導好內行;如果你自以為是,你是個外行,卻自認為是個內行,這就完了。

馬雲:今天很多人跟我講他是互聯網的專家,是電子商務的專家。互聯網總共才十幾年的曆史,哪些弄出那麼多專家出來。你搞過什麼,大家都是新手,都在學習,我也在學習。我非常同意龍先生的觀點,我們講的就是外行可以領導內行,關健是要尊重內行。我從來不會跟工程師吵架,因為吵也吵不起來。我也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他們也不知道我想幹什麼。這怎麼吵架?我隻能認真聽。

看完這一段精彩的對話後,我們就應該明白:在馬雲用人原則中,原來外行的確是可以領導內行的!

大家可能也知道,早前的IBM也曾遭遇過一段“瀕危期”,是臨危受命的郭士納把IBM從困境中“解救”出來的。而郭士納和馬雲一樣,不懂計算機,他也從未打算進計算機入門班。但是,就是在郭士納這個外行為IBM掌舵的那9年裏,IBM持續贏利,股價上漲了10倍,成為了全球最賺錢的公司之一。

這是因為什麼呢?馬雲認為,自己不懂沒關係,但關鍵是要尊重內行。他說:“你可以把最優秀的人先請來。比方說你不懂技術,你可以把最優秀的技術人員請來;你不懂財務,可以把最好的財務官請來;你不懂管理,可以把最好的管理者請來。因為我不懂,我永遠跟他吵不起架來……隻要你有一種胸懷、眼光,你就可以做到。”

其實,外行是完全可以領導內行的。你可以不懂那些專業性的技術。但你一定要懂管理,而且還要在管理上是一位十足的內行。單憑這一點,你就可以成功地領導內行的任何人。

我們都知道,很多公司並不缺少能人和技術天才,但是公司的發展卻總不見起色,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這些公司的大多數症結問題不是技術性的問題,而是管理方麵的問題。這也正是郭士納、馬雲等人敢於領導所謂的內行的關鍵因素。

另一方麵,當一個外行來領導內行的時候,他往往會用更客觀的視角、更寬闊的視野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在阿裏巴巴,馬雲自己是一個不懂電腦技術的人,他就會認為大多數的客戶也是這樣,因而馬雲會要求技術人員將軟件做得越簡單、越容易上手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