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從哪個地方動工取土最理想,蔣孝泉的看法是就選擇老校區門口,逐步往蔣村河的方向推進;黃宗隆則建議從學生寢室後麵的荒地一帶動工,逐步往教師家屬房推進。兩個人爭執不下,各有各的理由,但最後還是取得了一致意見,采納了蔣孝泉的建議。畢竟李大山,小朱,吳磊隻會幫蔣孝泉說話,黃宗隆孤掌難鳴。
好在這也不是什麼大事,黃宗隆隻是當時有點接受不了,一動工取土,也就不在意了。
作為技術員的嚴東升更不在意從哪裏動工,他所關注的是地底下的土質結構。
定了在老校區門口動工,嚴東升這才指揮人操作。先是安排人清理麵上的浮土,待麵上五十公分左右的浮土被清理幹淨之後,嚴東升便讓第二撥人也就是那些拿著大鋤板鋤的人開始挖土。每挖一段時間的土,嚴東升總要讓他們停下來,他蹲下去仔仔細細地查看。
一個上午四輛四方車一下也沒工作,四個師傅蹲在一旁抽煙閑聊,樂得清閑。反正工資是按天計,而不是按車次計。
那些農名工也很開心,幹一會兒事就能休息一刻鍾甚至半個小時的,誰不高興?
最忙最累的反而是嚴東升。他備了好多藥水類的瓶瓶罐罐放在一旁,看見挖開來的土壤色澤有變化的,就取一些出來放進某個玻璃罐裏頭,再添加一些藥水進去看會發生什麼變化。
這時候就是所有人休息的時候,大家都圍著嚴東升看,可是什麼都看不懂,隻知道嚴東升在檢測泥土的粘性。
至於嚴東升用什麼藥水,如何根據某些現象來判斷泥土粘性的好壞,這些人沒法關心,也關心不了。
直到下午兩點鍾。
“好了,宗隆,孝泉,你們倆個聽好了,”嚴東升將黃宗隆和蔣孝泉叫到身旁,非常興奮地指著腳底下的泥土道,“也給我看清楚了。像這種完全褐色的比較堅硬的土塊,盡量不要雜在其他顏色的土壤裏去,而是往一個車子裏裝。那些夾雜了其他顏色的土壤,又不能完全清理幹淨的褐色土壤則往另一輛車放。你們得記住,凡是裝運這兩種土壤的車子都要告訴他們送往廠房。至於沒有摻雜一點褐色土壤的則叮囑司機直接往磚瓦廠做磚胚的地方運送。”
“這好像太複雜了點吧?”蔣孝泉道。
“是複雜了點,但沒辦法,必需分類裝運。你讓兄弟們都盯緊一點。或者大家分好工,一個人負責一個方麵。總之慢一點沒關係,活多做少做也沒關係,但務必細致。”
“知道了。聽你這麼吩咐,司機和做活的都要開心死。做東家的從來都是希望做的活越多越好的,你卻說做多做少沒關係。”
“性質不同。真的是性質不同。”
在老校區交代好之後,嚴東升馬不停蹄趕往磚瓦廠。
廠房的卷閘門開了一半,蚊子和六指守在廠房門口。
“才哥和陸總呢?”嚴東升接過六指遞來的煙問道。
“在裏麵。”六指掏出打火機給嚴東升點煙。
“哦,那你們給我好好把門。我告訴你們,大概半個小時後土就會運過來了。一旦土運進了廠房,門就要把得更緊,知道嗎?”嚴東升很威嚴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