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誌豹回家和李巧雲打招呼。程垂範,薛瑞和武良進了店裏。
程垂範把唐朝青銅鏡拿出來給武良,把情況又說了一遍。
“這個蔣海清,他會這麼有心?竟然設定了一個這麼絕的騙局?”武良感慨道。
孫美鳳也從廚房裏跑出來聽程垂範敘述,“這騙局設置得也太高明了!”
“這就叫絞盡腦汁。為了升官,真的是不擇手段啊。”薛瑞道。
“這也是典型的官商結合,互相利用!”武良道。“實在難以想象。”
“武兄,這麼晚我們還來找你,是要你好好回憶一下那幾個來店裏騙你們的人的外貌特征,”程垂範把話說到正題上,“還有他們給你們開的票據要交給薛瑞。青銅鏡暫時還要放薛瑞那裏。”
“是要做什麼嗎?”武良問道。
“蔣海清搞陰謀要把薛局長整下來,我們不能讓他得逞。”
“因為既然是蔣海清的人,基本上會是我們公安係統的,”薛瑞道,“了解他們的外貌特征,利於我們找到這些人。”
“你要票據,是不是要認筆跡?”武良似有所悟。
“就是這個意思。”程垂範道。“找到這幾個來蒙騙你們的人,蔣海清想辯解到時都辯解不了。”
“是這樣的幾個人……”武良憑著回憶說了那幾個人的外貌特征。
“我們就從這個叫小鍾的小個子身上入手。他的外貌特征太明顯了。”程垂範建議道。
“我也這麼想。明天我就回陽江調查。”薛瑞道。
……
第二天,笪誌新走進辦公室接的第一個電話就是徐宏革的電話。
“這麼早,徐廳長。”
“我是想第一時間告訴你,那個叫龔瀟的記者我已經搞定了。他已經答應不再盯這件事。”徐宏革道。
“徐廳長辦事的效率就是高。”笪誌新道。
“誌新啊,你知道讓龔瀟盯這件事的人是誰嗎?”
“徐廳長連這一點都了解了嗎?”
“是華安一家古董行。古董行的來摻和這種事,我覺得沒道理啊。”
“是嗎?”笪誌新道。笪誌新雖這麼反問,心裏已然很清楚。彭正良喜歡古董,自然和古董行的人很熟。那麼,想上一個台階的蔣海清必然是通過古董行的人和彭正良搭上了關係。
“所以你真的要慎重一點,千萬別稀裏糊塗地被人利用了。”
“謝謝徐廳長關心。誌新會慎重的。”
……
差不多同一時間。華安古董行。
“你說什麼,龔記者?你沒有興趣整這件事?”唐老先生手裏拿著話筒聽筒,“兩個數你都沒興趣?條件不是你自己提的嗎?”
“我說沒興趣就沒興趣。掛了。”龔瀟在電話另一頭道。
唐老先生頹然坐在辦公椅上。唐朝青銅鏡被程垂範一行硬生生整回去了,肉都疼了,龔瀟不合作,蔣海清的願望就難以實現,那就連心也疼了。因為蔣海清做不成公安局長,這座橋便搭不起來了。
唐老先生做古董這一行,最需要的是政法係統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