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三節課是許義的化學課,程垂範替上,用來上班會課。
程垂範當務之急是帶領全班學生學習他擬定的三十條班規班法,他要讓這三十條班規班法成為初三(2)班所有學生的行為準則。
對於班級管理,程垂範有個近乎理想化的追求:民主自治,自主管理。他希望經過他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有較強烈的民主意識,自律意識,同時還有較強的管理能力。他並不認為在班級事務上事必親躬的班主任是優秀的班主任。
針對這三十條班規班法,程垂範用分別加分和減分來肯定和否定學生的行為,獎懲分明,一天一小結,一周一大結。
一天一小結指的是每天晚邊放學都要在班長的組織下執行一日常規的通報和對違紀學生的懲罰,而每周一大結指的是每周周末由專人統計每個學生一周的考評分,評出優秀學員和欠佳學員,繼而表彰優秀學員,懲罰欠佳學員。
三十條班規班法一學完,學生們當即唏噓不已,四大渾頭則更叫苦連天,但也不乏激動之輩,他們對新的班級管理有了期待,對新來的年輕班主任有了信心。
“我需要再三強調的是,”程垂範叫停大家的議論,“同學們對班幹部有意見可以找我提,是班幹部的錯,我絕不偏袒,但首先你們要學會服從。尤其班長的命令,你們要聽從,他是代表我在管理班級,在某種程度上班長就是我,我就是班長。”
“這怎麼可能呢?”童昱率先發表意見,“班長是班長,您是您。”
“我希望這位同學聽清楚前提,我是說在某種程度上,”程垂範很耐心地作出解釋,“言下之意,是大家要絕對服從班長的管理。這一點不容置疑。下麵點名。”
程垂範這麼一說,那些還有意見的全都閉了嘴。
點名,對班級學生有個初步印象,這也是程垂範早就想到的一個環節,他昨晚幾乎背下了班上所有學生的名字,而他現在要做的是對號入座,雖然他已經對號入座了幾個。
程垂範每點一個名字,都會對這個名字做些基本的評價,比如這名好,這名好記,這名有寓意。點到盧勝利,說盧家希望他認識到人生就是一場戰爭,而他能取得這場戰爭最後的勝利;點到鄭佳亮,則說有個成語是美酒佳釀,說明鄭佳亮的父親一定好酒(不料鄭佳亮果真舉手說他爸爸是村裏有名的酒鬼,全班哄笑);就連點到夏建宇他也沒有跳過,說夏家期待夏建宇成人成才建設宇宙。
隻是點到蔣燦的時候,程垂範跳過了。
蔣燦的小嘴自然嘟的老高。
下課後,程垂範指導班長王寶強針對今天班級一些學生的表現做了模擬扣分和加分通報,即所謂的執行一日常規,告誡那些扣分的學生要接受什麼處罰,之後便回辦公室放筆記本,立馬去雜物間——不,現在不能再叫雜物間了,而是程垂範的單人間,是程垂範的宿舍。
農人王誌牛已經將所有的工作都做好了,他還主動將房間的窗戶和門擦洗幹淨了,地麵用水衝洗了,而且還用拖把把地上的水拖幹了。
王誌牛還給程垂範弄來了一張高低床,床板床架也都擦洗的一塵不染。
程垂範讚不絕口,覺得王雨琦真找對了人。做人做事需要的就是這種態度。
“謝謝了,王師傅,”程垂範多掏出五塊錢來,“您給我多做了這麼多事,我多付您五塊錢。”
“小程老師,你這麼做就不對了,”王誌牛很粗魯地推開程垂範的手,“工資說了多少就多少。我拿我該拿的。”
“啊。”程垂範對王誌牛的敬意更增了一層。
“走了。”王誌牛帶上他的工具離開。
王誌牛前腳離開,蔣燦帶著盧勝利和童昱後腳便趕到了。
……
蔣村小學門口,一棵老桂花樹下麵。兩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站在這裏已經有好一會兒了。
一些小學生陸陸續續地走出校門。胡誌豹的兒子胡開心就走在這些學生當中。
兩個年輕人走過去。
“誒,那個小孩,你就是胡開心吧?”略瘦一點的年輕人攔在胡開心前麵。
胡開心停下步子,一臉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