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凡他們聽哈裏這麼說於是摘掉了眼罩,衛凡還好,因為他已經從寵物的眼睛裏知道了眼前的情況,而等胡帥和沙皇適應了藏寶室內的亮度後立馬被眼前的寶物震驚了,奧地利皇室的那個華夏藏寶室裏的寶物已經不少了,可是跟這個藏寶室比起來那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首先這個藏寶室非常的大,看樣子差不多有三個籃球場大小,而且這隻是主室的麵積,在主室兩側各有一個小廳,每個小廳也有大半個籃球場大小。其次這個藏寶室裏的文物非常的多,密密麻麻的竟然在這麼大的地方也給人了臃腫的感覺。
最後給人的感覺是富麗,好多處都閃著黃金白銀珍珠寶石的光澤,而且牆上還掛著許多色彩鮮豔的畫卷,就算衛凡也是呆呆的站在那裏愣了半天,因為他實在不知道從哪裏去挑選。
“怎麼會這麼多?!怎麼會這麼多?!”衛凡本想著英國皇室擁有的華夏文物再多大不了也就是奧地利皇室的兩三倍罷了,可誰想到現在哪是兩三倍,這麼多的文物二三百倍都有了,衛凡的心裏既憤怒又屈辱的詢問著自己想尋找出一個答案,可是無論他怎麼想也想不出答案來,這麼多的文物,就算讓他挨個看一遍也要看個十天半個月,這麼多文物那說明當時英國搶了多久才能搶這麼多啊。
據記載當年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聯軍司令部下令搶劫之後,侵略軍湧向園內的各個角落,奔向宮殿、奔向樓閣、奔向寶塔、奔向書屋,貪婪而瘋狂地動手搶劫。圓明園內的寶物被搶被毀到底有多少,已無法統計,僅舉二例,可見一斑。
當搶劫完畢,侵略軍由圓明園向北京開拔時,法軍滿載物品的車輛足足走了一個小時,英國遠征隊的上千輛車子和馱馬連起來有二公裏長,不但每輛車子是都裝的滿滿的,甚至還把寶物塞滿了彈藥箱和炮身。在撤離圓明園時,為了讓大炮和車輛便於通行,不惜把許多精美的時鍾、掛鍾以及象牙雕刻等藝術珍品填到車輛要經過的車溝裏。而且還有大量精美的綢緞、珍貴衣料、玉器、瓷器等藝術珍品,被踐踏和破壞。
不止這些,當時每個侵略的士兵還都腰囊累累。據參與的目擊過劫掠現場的英法軍官、牧師、記者描述: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攫取財寶,從四麵八方湧進圓明園,縱倩肆意,予取予奪,手忙腳亂,紛紜萬狀。他們為了搶奪財寶,互相毆打,甚至發生過械鬥。
因為園內珍寶太多,他們一時不知該拿何物為好,有的搬走景泰蘭瓷瓶,有的貪戀繡花長飽,有的挑選高級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玉的掛鍾,有的背負大口袋,裝滿了各色各樣的珍寶,有的往外衣寬大的口袋裏裝進金條和金衛,有的半身纏著織錦綢緞,有的帽子裏放滿了紅蘭寶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掛著翡翠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