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推背奇圖(1 / 3)

“知道了,真囉嗦!”孔林不耐煩地白了他一眼,隨後煩憂地抬起頭看著星空,輕輕地歎了一口氣,“臭小子!”

“嗯?”

“力挽大明朝,拯救天下蒼生於水火,你真有此信心?”

“嘿嘿,那當然了,也不看看我袁之日是什麼人!”袁之日拍著胸脯回答孔林,但當他一轉頭看向孔林,還是從對方眼中看出深深的擔憂,“孔林兄何以這麼問我?”

“你可知道《推背圖》?”孔林亦轉過頭,直視著袁之日的雙眼。

“《推背圖》?小弟當然知道!千年之前一代奇人李淳風所著,預言唐朝之後千年興衰更替的一本聖書!”

“沒錯,《推背圖》第五十六話:忠臣賢士盡沈淪,天啟其衷乩更紛;縱有胸懷光坦白,乾坤不屬舊明君。此話講的正是閹狗魏忠賢作亂之事,雖然魏閹在一年前被當今聖上肅清,可是他所帶來的禍患卻遠未結束。”

“嗬嗬,孔林兄果然不是胸無點墨之人,小弟佩服,佩服!”

“應驗的可不止是第五十六話,《推背圖》第五十七話:日處灼灼炎蹈火,月下無光浪滔天;馬門青水本已慘,水深火熱豈能活!這第五十七話更是得到了完全的應驗,如今大明兩分,一分受著洪災肆虐,一分忍著幹旱灼燒,在加上闖軍和清軍帶來的連年戰爭,百姓真是水深火熱,苦不堪言!”

“孔林兄所言甚是,所以我們才更應該要……”

“可你知道《推背圖》第五十八話講的是什麼嗎?楊花落盡李花殘,五色旗分自北來;太息金陵王氣盡,一枝春色占長安。哼,說得好,好一個‘太息金陵王氣盡,一枝春色占長安’。當今天下局勢已經應驗到第五十七話,即將到來的就是這個‘太息金陵王氣盡,一枝春色占長安’了,你說,我們……”太息金陵王氣盡,一枝春色占長安,這兩句話表達的意思再清晰不過了,金陵和長安所指皆是京城,這兩句說的自然就是京城淪陷,國家將亡了!

“孔林兄莫要懊惱沮喪,這李淳風乃是千年前的人物,他所著的《推背圖》,又豈可盡信呢?”

“盡信?《推背圖》迄今近千年,每一話都無比準確地應驗,你說,它該信還是不該信?”

“孔林兄,你終究隻是一個武林中人,玄算之術,非是你所擅長,你不精通,還是不要信的比較好!”

“嘿嘿,大爺是不精通!那你呢,你精通嗎?你叫大爺不要信,那你倒是給大爺解釋解釋!”

“你要這樣問我那我也就不瞞著孔林兄了,小弟還真就師承一位玄算大師,對這玄算之術精通些皮毛。其中有一條萬古不變的定則就是:但凡是以玄算之術推算出來的結果,無論是天時地利還是人國興替,都隻能得出往前和往後一個甲子時間段內的結果。也就是說,李淳風就算再厲害,最多也就隻能算到他之後六十年內的事情,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算到此後千年之事的!”

“這麼說,你還真懂些玄算之術?”

“非也,不是懂些,而是精通!”袁之日雙目炯炯有神地盯著孔林,微微一笑,“玄算之術,其實也就是運算之道,主要就是一個‘算’字。上至天下至地,世間有人國,皆可測算。不過世間風雲,變幻莫名,就算用玄算之術算得一個結果,那也不過就是一個趨勢而已,在實際之中還是存有諸多變數可能會改變算出來的結果。而這其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便是——人!”

“人?”

“沒錯,星辰運轉,明月盈缺,皆有規律,不難推斷。可是這人,卻是世間唯一難以推斷之物,特別是——高人!高人不同於庸人,行事了然於胸難以捉摸。所以說,就算李淳風再厲害,《推背圖》再靈驗,世間之事也未必就會按照那般預設的發展。”

“當真?你小子沒有唬我?”

“絕對當真,千真萬確!”袁之日雖然油嘴滑舌,可這幾番話他確實沒有扯一句謊。他在夢中化身三才,他師父陳華宇所授的一字一句他都記得清清楚楚。玄算之術,所算有限,溯時光往前或者往後都有一甲子為限。而且就算算得一個結果,那也未必就是最終實際的結果,其間的諸多波折都可能會對結果產生難以預知的影響。所以平常跑江湖的半仙給人算命,算出來的是命,可最後決定命的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