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讓班級管理更高效(2 / 2)

(二)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學生是班級的基本組成部分,正是所有學生聚合到一起才形成了整個班級,因此,某種程度上班級管理的核心部分是對於學生的管理。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中心,強調與凸顯他們在班級中的地位與價值。學生進入中學階段,基本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是非標準及價值判斷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及自我控製能力,這個階段,正是很好地加強學生自我管理的時期。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不僅讓學生感覺受到尊重,而且讓他們覺得自己已經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良好的自律能力對學生今後的學習及成長都有很大益處。

三、重視“特殊”群體——後進生

班主任要對後進生有正確的認識。後進生或有問題的學生是客觀存在的,任何一個後進生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麵,要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特長,以此為教育、轉化的突破口。任何一個後進生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信任後進生,了解他們後進的症結,善於抓住時機有效轉化、教育。一定要對症下藥,抓住特點,再做長期耐心細致的工作,防止出現反複,還要正確對待工作中出現的反複,反複抓,抓反複,不斷鞏固已出現的進步,隻有這樣才能把後進生轉化過來。後進生工作做好了,班級管理就成功了一半。

四、讓情感流淌於班級裏

高效的班級管理需要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而班級氛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班級內的情感。班級內的情感主要針對兩方麵,一方麵是學生間的情感。學生都是同齡人,他們有很多共同語言及共同的興趣愛好,學生間會形成良好的友誼,會成為無話不說的朋友。然而,同學間的爭執摩擦是難以避免的,很多時候問題解決不當會直接影響學生間的友誼。當學生間存在問題時,教師應當及時調解,幫助他們有效化解問題,重建友誼,這樣才能促進班級情感和睦。另一方麵,班級情感體現在老師和學生間,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注重情感“投資”,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這樣不僅能讓班級氛圍更愉快,而且能增強班級凝聚力。

班級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場所,是伴隨他們成長的地方,中學階段做好班級的有效管理對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是很有幫助的。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同學,尤其是學困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同時,教師要注重班級內情感的培養,無論是學生間的情感,還是學生和老師的情感,這些都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因素。教育的真諦是愛,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最優化發展,班主任應用伸出雙手,拿出全部的愛,扶好孩子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