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視案例教學法在國際貿易教學中的運用,加大情境教學力度。案例教學法實際上是一種啟發式教學法,國際貿易課程中的案例教學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一是課堂講授方式,一般由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案例作為講授某一理論問題的輔助手段;或者以講授理論為主,用一個或幾個案例加以論證;或者以講授案例為主,通過對一個或幾個案倒的分析,綜合歸納分析所要說明的理論問題。這種案例最好是小型的,案例中涉及的問題比較單一,不需要學生事先閱讀案例。二是案例討論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提出觀點。采用這種方式,一般應選擇內容全麵的大型案例。對於沒有實踐經驗的學生來講,由於這種案例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教師應在學生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分階段適當安排幾次案例討論課,不宜安排過多。學生在討論前認真準備,討論中踴躍發言,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聯係實際教學。中職學校培養學生的主要方向就是動手能力強、懂實際操作的應用型人才,這門課程本身是一門具有涉外商務活動特點的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培養學生對時事經濟政策的關注,要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特別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我國對外貿易迎來了迅猛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國對外貿易政策和措施等都在發生變化,這要求我們能夠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及教學大綱的要求聯係實際,及時介紹講解最新國際經貿方麵的知識。例如:在講解傾銷和反傾銷時,筆者舉了一個中美之間關於彩電反傾銷的例子,在講解該案例的過程中,介紹美國為什麼對我國彩電進行反傾銷,我國是否真的對美國彩電造成了實質性傾銷,我國在以後的對外貿易中應需要調整哪些政策和措施等。這樣,呈現在學生麵前的就不是枯燥的、孤立的理論知識和案例,而是有背景、有完整體係的係統知識鏈,從而使學生能夠將理論和實際問題有機結合。此外,可積極聯係相關企業,帶領學生到企業現場觀摩,帶領學生到周邊大型加工企業、電子產品生產出口企業參觀、實習。
(四)運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教學。將教學模塊製作成多媒體課件,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便於學生理解、記憶和掌握。國際貿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一筆業務從成交到交易完成,涉及很多環節,很多相關機構,例如:船公司、保險公司、海關、商檢公司等。為了使學生對這些有關機構的功能和作用有感性認識,筆者收集了各相關業務機構的各種實物材料,包括單證、圖片等,豐富各個教學模塊的內容,並製作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課件內容包括教學模塊,業務流程涉及機構,這些機構的作用,到這些機構辦理什麼業務、怎樣辦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願意與教師交流與溝通,課堂氣氛始終輕鬆愉快。通過學習,學生對國際貿易中涉及的有關部門、機構比較熟悉,對這些機構的功能、作用及如何到這些機構辦理相關業務比較了解,從業後能很快適應工作。
總之,教師要結合學生特點,創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大膽嚐試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爭取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適應對外貿易發展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