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特別要引導學生掌握控製電路相關的知識。關於這部分知識傳授,我的教學思路是提出學習內容,讓學生自己查閱相關書籍自學,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方法掌握該節知識點,具體過程如下。
電路分析由簡單到複雜。啟動控製電路介紹→點動(加短路保護)→連續控製→連續加過載→正反轉控→正反轉控加過載→帶電氣互鎖的正反轉控製→帶有雙重互鎖的正反轉控製。電路分析時重點分析電路連接及實現功能有什麼不同,要求學生對照分析、對比掌握。
具體學習過程為:在學生掌握直接啟動電路知識的基礎上,根據控製,包括啟動和正常運轉時的要求。
(1)引導學生設計電路。
(2)畫控製電路圖進行交流討論。
(3)挑選典型線路進行班級交流,對學生設計中遇到的疑點逐個進行分析、解惑。
(4)按照線路進行安裝,通電演示,看接觸器、時間繼電器、電動機的動作過程,加強感性認識。
二、根據專業特點確定教學內容
職業學校普遍存在不同專業使用相同教材的問題。《電工學》主要內容有: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電路、正弦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路、變壓器與三相異步電動機、控製電路、常用電子元器件及應用電路。不同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不同。
(一)機電類專業
《電工學》課程是機電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本課程教學以電工基礎知識為基礎,以機電技術的學習為重點。課程教學目標:根據專業特點和教育目標,突出教材的定向性或針對性,兼顧學生今後的職業能力和素質要求,使理論和實際緊密結合、傳授知識同技能培訓緊密結合。確定課程目標如下:(1)掌握直流電路分析;(2)掌握常用電工測量工具的使用;(3)了解各種三相異步電動機工作原理、運行特性、啟動和製動方法;(4)掌握常用低壓電器元件的原理和使用;(5)掌握基本電器控製電路,了解電氣控製裝櫃等電器裝置(補充)的安裝。
(二)非機電類專業
該課程作為非機電類專業的基礎課程授課,教學目標是:培養非電類學生掌握一定電工與電子基本知識,以電工部分的學習為重點,了解電子技術的學習。例如:我校電子專業是弱電方向。《電工學》課程中電工基礎知識等內容是強電,該專業課程目標:(1)了解直流電、交流電及電磁感應的基本知識(補充電阻常用電阻器識別、電阻器參數、固定電阻色環識讀、檢測等知識),掌握萬用表的使用。(2)了解常用電器的基本結構、原理及主要特點。(3)了解電氣設備、元器件的性能、用途和簡單的電子線路的工作原理、工作過程及安全用電常識,增加電容部分的知識,掌握電容器的識別及檢測。(4)能看懂簡單的電氣控製線路圖。(5)重點掌握常用電子元器件及應用電路(補充二極管、三極管極性判及正反向電阻檢測等內容)。
四、根據學生情況開展分層次教學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將知識點分成難、中、易幾個級別,學生根據自己狀況選擇級別,上交不同作品,無形中激發好、中、差各類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個人均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提高他們繼續研究的興趣。
根據學生不同情況製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作業情況進行評價,鼓勵低標準學生努力達到高標準,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學習表現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體驗到學習充滿樂趣,從而不自覺地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