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三本院校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2 / 2)

2.2多渠道多形式增強實驗室建設

實驗室建設資金短缺的問題可以通過拓寬融資渠道,拓展來源予以彌補,包括吸引教師科研項目資金或人才引進配套費用,與相關廠商共建實驗室實現融資共贏等,學校既可以拓展資金來源,增加實驗建設投入,提高儀器設備檔次規模,同時這些實驗室可以直接麵對企業、麵向工程,可以讓教師、學生了解並掌握市場所需技術。又可以自製儀器與廢舊設備再利用,充分發揮實驗技術人員及師生的聰明才智,設計、製作滿足實驗教學需要的簡單儀器,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加強三本院校與母體學校的實驗資源共享,在共享中實現互補建設,避免大環境下的重複建設,加強實驗環境的改善。

2.3建立科學化規範化的管理

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製度、管理製度是實驗室管理的法規與依據,是實驗室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要使管理製度化、規範化、科學化,工作有章可循,必須根據管理目標、任務和要求,建立一套全麵的符合實驗室建設實際的規章製度,如“實驗室管理人員工作製度”、“實驗室安全規定”、“儀器設備管理製度”、“儀器設備報廢和賠償製度”,等等,要用製度規範行為。同時,要按照製度要求定期檢查執行情況,並列為對實驗室工作和實驗人員評估、考核的重要內容。聘請經驗豐富老教師組成監督檢查組對全實驗室建設與設備管理的狀況進行督察,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建議,為學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出謀劃策。

通過建立合理的製度,堅持執行也可以有效杜絕各種安全問題,管理混亂問題,等等,從而促進實驗室的有效管理。

2.4實驗管理隊伍建設

通過兼職動態管理、評職評優激勵、崗位證書培訓等政策,為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管理隊伍注入活力與動力。一方麵吸納企事業技術骨幹,招聘社會下崗技工,安排本校學生,擔任兼職實驗教師、合同製實驗技師或臨時管理人員,這樣既符合人事改革走向,又有利於多元化隊伍建設,更好地提高實驗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麵在製定職稱聘評、評獎評優等政策上,要切實符合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管理規律、特點與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掘潛能與創造力,最大限度地培養責任感、積極性與奉獻精神,創造最佳環境,吸引優秀人才投身於實驗教學與實驗室建設隊伍之中。實驗人員隊伍是學校建設的一支重要方麵軍,這關係學校建設及辦學水平,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從人員編製到崗位設置、職稱係列、獎懲待遇,製定一係列有力政策和措施,扭轉現狀。同時建立健全以崗位責任製為核心的考核製度,對工作出色的實驗人員給予獎勵。

結語

在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方麵,三本院校必須結合本校實際,大膽探索,努力實踐,借鑒其他高校現行的建設和管理體製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探索出符合自己院校實際的實驗建設與管理措施。通過科學化的管理體係提高實驗室的使用效益,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參與社會競爭,也是三本院校自身實力的體現。

參考文獻:

[1]朱曉琳.獨立學院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2(6):234-235.

[2]邢邦聖.高校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報,2011.27(9):56-59.

[3]韓宇男,吳拎錫,周並舉.高校專業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模式探討[J].實驗技師與理,2013.30(7):224-235.

[4]萬長建,姚菊香.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精細化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2):188-190.

[5]熊耕.淺析美國大學中國家實驗室的管理特點[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