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的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即為課堂教學效率,其是對於化學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對基本知識、技能的掌握狀況的衡量指標。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取決於教師對改革後新課程理念的理解,能否製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以及能否采用合適的教學手段等。
(2)教師自身的發展狀況
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的另一重要因素為教師本身的素養。在當今信息時代,教師必須時刻為自己“充電”,提升自身素養和知識水平,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樣才可以為今後開展有效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高中化學教師應該積極為實現新課程理念做出努力,促進自身能力的綜合發展。除此之外,還應該積極探究各種教學手段和方式的運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選用具有可行性的教學策略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結合一些科學的教學手段,才能提高教學效率,讓課堂高效完整。為了能夠達到這樣的教學成果,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對課堂教學方法和目標等作出相應的調整,運用最佳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3.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1)吸引學生的興趣
新課程標準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是一項重要的要求,這就要求高中化學教師能夠根據相關的教學理念和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結構,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運用,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生對化學這一門科學的認識和理解。除此之外,高中學生思維跳躍性很大,思考問題的能力較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2)將課堂與生活就行融合
在以往的化學學習中,教師與學生都隻看重教材的基礎知識,忽視了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及生活中的化學現象,不能將其與生活緊密聯係,導致學生不會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針對這種現象,要求高中化學教師能夠在教學中體現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課堂教學理念,實現學生能力的提高,學會課本知識與生活的充分融合。
(3)現代教學手段的使用
計算機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化學教師將抽象的化學知識具體化,模擬出不易演示的化學實驗,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助於學生學習能力和化學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賈俊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的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3(26).
[2]彭進波.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