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英語課也綻放德育之花(2 / 2)

二、精心組織活動,在互動中培養道德素質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到另一個頭腦中,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進行心靈碰撞。”我在英語課堂上,不僅把課堂教學當做知識信息的交流平台,更把教學的雙邊活動打造成師生德育教育的舞台,通過自身“身正為範”的潛移默化和對學習活動的優化組合,培養、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

1. 身正為範,潛移默化感染學生。老師是學生天然的學習榜樣,學生最愛模仿的就是老師。所以,我們要發揮自己作為老師“身正為範”的榜樣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促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在上課時總是充滿熱情,力求用熱忱的態度教育學生要有樂觀向上的心態;用語言、微笑鼓勵引導學生如何才能更好地與人進行溝通交流;用廣泛的文化知識告訴學生要具備一顆終身學習的心;用工整的板書和得體的穿著啟迪學生“優秀才是自己畢生的追求”。

2. 創造機會,教學互動提升素質。人的品質隻有在交往中才能得到檢驗。我把英語學習的課堂當做“育人”的陣地,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發現自己品質的優劣,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比如在組織合作學習的活動中,我多次教育學生要學會善良,幫助同學與自己一起進步;要學會寬容,容納自己的朋友在學習上的差異;要學會鼓勵,在別人取得成功時真誠讚美,在他人失敗時真誠安慰;要有團隊精神,實現“百花齊放”的合作勝利。

三、抓住突發事件,因勢利導實現無痕教育

課堂上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突發事件,這從中暴露學生思想上的不足、道德上的缺陷。教師若能抓住這一教育的契機,對學生因勢利導,就能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德育教育,有效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達到育人的目的。

一次組織學生探究時,兩位學生因為觀點的不同大聲爭辯起來,各執己見,爭得麵紅耳赤、不可開交。我及時製止爭辯行為:“Reason is not high.(有理不在聲高)Must carry on the dialogue among civilizations.(要進行文明對話)”在互動交流中,學生從中受到教育,懂得做一個有風度的現代禮儀人,做一個具有高尚品質的文明時尚人。

總之,教師要有一顆“育人”的心,才能行“育人”之行為,才能創造和抓住一切可能的教育機會,融德育教育於英語教學的始終,實現“英語與德育齊飛、知識與品質共鳴”的教育課堂。

參考文選:

[1]謝信柱.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思考. 成才之路 ,2008.7.

[2]譚德傑 .高中英語教學滲透德育的探究.基礎教育研究 ,2010.10.

[3]盧凡凡.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新課程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