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創設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2 / 2)

3.趣味遊戲,活躍課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遊戲法是一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語言知識和掌握語言技能的好方法。比如教字母,26個字母說起來簡單,但真正教得快、教得準、教得好,讓學生學得有趣味,也並非每一位教師都能做到的。有人照本宣科,每次幾個字母,依次教完就過去了。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讓學生做字母排隊遊戲,分組進行字母排隊比賽,教唱字母歌。這樣做學生學得快而有趣,還鍛煉了觀察能力、反應靈敏能力和集體觀念。兩種不同的做法,兩種效果,前者索然無味,後者其樂融融,會把死教材用活,讓學生學得興趣濃濃,用的機會多,效果必然好。

三、營造和諧氣氛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是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的基礎,是讓課堂“活”起來的前提條件。沒有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也就不存在課堂上的生機盎然,取而代之的將是死氣沉沉。“教育成功的秘訣在於尊重學生”。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包容學生,經常聆聽學生對英語教學的需要和建議。教師在和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應注意了解學生的語言,在適當的時候,教師可以試著聽學生喜歡的歌、看學生喜歡的電視片……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不同年齡段的知識水平、興趣、愛好、情感和意誌等方麵的特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同時,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情感互動的過程。“浸入情感”的英語教學實際上對師生的人格有潛移默化的改變,是一種情感培養,讓人開放、坦誠,更善於展現自己。

四、發揮學生的能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教師則是這一活動過程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的知識、能力、性格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學生本身內部的矛盾性。教師水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備等對學生來說雖然重要,但它們隻是外因,外因再好,終究要靠內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師,都不能代替學生學習。英語中有句諺語說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做到:

1.做好教師角色的轉變。以往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多數扮演的是家長式角色;而現在和未來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方麵做出的最重要的改變是“走出演講的角色”,且認為“所有優秀的教師都是激勵者、促進者、輔助者和協調者”。

2.以“學”為重心。教師要由以“教”為重心逐漸轉變為以“學”為重心,由以“研究教法”為重心逐漸轉變為以“研究學法”為重心,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

總之,課堂上要更多地使用多媒體,創設形象逼真的對話情境,使枯燥抽象的英語學習內容變得富有趣味和吸引力。作為英語教學技巧,教學方法與其他課程的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積累,不斷創新,隻有這樣,才能讓英語課堂“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