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弘揚鄉土文化,鮮活語文課堂(2 / 2)

2.利用課前五分鍾活動、班級黑板報、手抄報等,關注追蹤家鄉的熱點新聞。

如在去年武平“爭創省級文明縣城”的活動中,我要求學生獻計獻策,學生就如何身體力行做專題演講和辦黑板報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議。如有的學生提出,在“清潔工”評比競賽活動,看誰負責的街道掃得幹淨,好的給予獎勵,差的給予處罰。

3.利用周末和其他假日,發掘身邊使用語文的實例。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無論是讀書看報,與人聊天,還是聽相聲、看電視、逛商場,常規的或新奇的,別扭的或富有藝術性的,隻要留心觀察,隨時注意語言現象,總會碰到與學習和運用語文有關的問題”。我引導學生:聽人講話,想想他的普通話講得準不準?講話是不是簡明、得體?如果換成你說這些話,你如何說?看一則通知或者廣告,想想格式對不對?有沒有錯別字或者病句?如果自己寫又該如何寫?讓學生搜集家庭、校園和社會生活中最新鮮、最活潑的語言情況,了解社會上語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規範現象,糾正一些商家廣告中的錯別字,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語文世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提出自己對社會生活中語文運用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麵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上述做法雖取得一定效果,但由於水平所限,不知當否,還請行家裏手賜教指正。

注釋:

①陳旭遠張捷主編.新課程總結與反思.中國人事出版社,2006,6.第五章基礎教育的教學變革)第90頁.

②王永昌.梁野吟.第二集序言.武平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武平縣平川詩社,2006,5.

③初中語文實施難點與教學對策.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5.出版陳旭遠王標主編.語文新課程的理念.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