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優化語文教學,構建高效課堂(2 / 2)

1.指導學生尋美。如教《桂林山水》時,指導學生尋美時可提示:請同學們認真讀讀課文,找畫出課文中哪些句子寫出了漓江水的美,哪些句子寫出了桂林山的美。“請找美”既組織了教學,又激發了學生讀和找的自學興趣。

2.組織學生議論美。如組織學生議論桂林山水美,可啟發學生說出漓江水美在哪裏,作者是用怎樣的方法把漓江水的特點表現出來的,桂林的山美在哪裏,作者又是怎樣把桂林山的特點表現出來的,作者為什麼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是怎樣把“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個中心思想表現出來的。通過議論,學生易於把握中心,突破重點難點,當然議題必須精心設計。

3.引導學生欣賞美。欣賞的方式可朗讀、可背誦、可講說、可表演,如引導學生欣賞《國歌》第三節佳句時,就可引導學生在背誦的基礎上,表演出葉挺將軍那種大義凜然的革命氣節和誓為共產主義事業獻身的精神。

4.啟發學生仿作美。仿作,既可說,又可寫,既可長,又可短,既可高標準,又可低要求,總之,要能使全班同學都參加。如指導學生仿作描寫漓江水或桂林山之美的句式,這對學生鞏固運用新學知識,訓練學生說話能力和作文能力大有裨益。鼓勵學生創造美。以課文中的精華之美和名家創作之誌鼓勵學生創造美。

六、課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

隻有確保課堂教學高效,才能帶來教學質量的高效。我們要在“活”字上做文章。

1.靈活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上每一分鍾的作用。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依據學生特征選擇教學方法;根據學科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依據教師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依據時間標準選擇教學方法。

2.活躍的教學狀態。隻要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於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並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就是一節高效的課,成功的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要將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學和練,學習目標由學生確定,過程讓學生參與,問題讓學生提出,內容讓學生總結,方法讓學生歸納。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促進者,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七、運用手段,激發參與興趣。

1.情感共鳴,誘導興趣。如教學《赤壁之戰》時,讓學生以桌麵當江麵,以鉛筆作戰船,共同找“火攻”的十大妙處,並說明理由。這就活躍了氣氛,激發了情趣。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如教學《鯨》時,可運用生動的語言和媒體輔助手段,為學生描述鯨的生活畫麵。學生被深深吸引,產生了“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的感受。

3.練中增趣,鞏固興趣。如教學《海上日出》時,可設計太陽升起的過程,畫出順序圖,讓學生根據圖用“先……然後……接著……最後……”等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說一段完整的話。學生既感興趣,又受到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