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不能脫離社會,任何人都無法獨自麵對人生。
——佚名
人和社會的關係,就像水滴和大海。我們從出生開始就要麵對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我們無法脫離金錢、權力,脫離各種各樣的誘惑,我們甚至無法獨自麵對人生。
既然無法獨自麵對人生,就要積極地去融入人生。事與事之間、人與人之間,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聯係,幹脆就把自己的心完全投入到生活中去,讓它去錘煉,去翱翔。
有這樣一個故事:
老李是一個體育愛好者,他很喜歡打籃球。雖然已經四十多歲,身體也有些發福,可是還是喜歡邀上幾個好朋友下了班一起去打籃球。一開始,同事們都很喜歡與這個愛張羅的大哥一起玩。但是老李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他很挑剔,而且特別喜歡批評人。每當他看到一個小錯誤,就會毫無顧忌地批評人。在球場上,他經常邊跑邊抱怨別人,又說誰沒有站好位,又說誰丟了不該丟的球。下場了,他還去找人家算賬,從頭到尾把犯錯的人數落一番,每一個失誤都重提一次,可是,對於自己的失誤,他卻從來都是閉口不提。因為他總是怪罪別人,大家難免和他發生一些爭執,有些人也找他辯明道理,可是都沒有他口才好,說不過他。時間久了,大家都不喜歡和他一起打球了。
有這樣一個科學實驗:
一個醫學院的神經學係的博士,邀請一群互不相識的中學生來到他的實驗室。實驗室裏眾多電子儀器讓學生們有些緊張。博士則是戴著眼鏡,表情很嚴肅,他的口袋裏麵裝了一個聽診器。他對學生說:“今天邀請大家來的目的是讓大家親自體驗這個電擊試驗。”
他說:“這個試驗很簡單,你們每個人都會被電擊一次,並按順序進行。也許這個試驗會讓你們感覺相當痛苦,可是你們也必須明白,這個電流的衝擊試驗很有必要進行。我會告訴你們需要怎樣做。”
他接著說:“我會把電極固定在你們的手上,之後再連接到一台設備上。這樣,你們每個人在接通電流以後,機器會測出脈搏和血壓等不同的數據。我想提醒你們,電擊很痛苦,但是這並不會給你們留下任何的後遺症。此時此刻,設備還沒有完全準備好,需要再等上10分鍾。你們可以選擇一個人獨自等待,也可以和別人待在一起。”
學生們想到即將遭受電擊的痛苦,立刻表現出緊張的情緒。這時,博士拿出調查表,讓同學們在上麵選擇,是自己喜歡獨自等待還是和別人在一起。
結果顯示:緊張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喜歡和別人待在一起,因為,握著別人的手,能夠從中獲得無窮的力量。而在博士沒有進行電擊試驗陳述前,66%的學生都表示想要獨自等待。
心靈感悟
人是社會中的人,也是自然界中的生靈,離開這樣的環境無法存活,獨自麵對的人生,不可想象。實驗闡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在人群裏,可以獲得力量。現在,就請你正視人生,正視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正是他們的存在,你才能繼續前行。在社會中,你才能汲取到各種各樣的營養,幫助自己實現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