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
法蘭西介紹
法蘭西共和國擁有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是世界第一旅遊大國。首都巴黎素有“世界藝術之都”的美譽。
法國作為世界第四經濟強國,在核電、航空航天、高速鐵路及通訊技術等方麵都名列前茅,同中國的經貿往來及科技合作日益廣泛。
法語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是世界上除英語以外運用最廣泛的重要的國際語言,也是聯合國和許多國際組織及二十多個國家的正式官方語言。
法國麵積55萬平方公裏。法國是西歐麵積最大的國家(約占歐洲聯盟麵積的1/5),擁有遼闊的海疆(專屬經濟區域麵積達1,100萬平方公裏)。
法國地形
平原:占總麵積的2/3。
主要山脈:阿爾卑斯山脈(主峰勃朗峰是西歐的最高峰,海撥4,807公尺)、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阿登山脈、中央高原和孚日山脈。海岸線:法國瀕臨四大海域(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海岸線總長度為5,500公裏。
氣候
三種類型:海洋性氣候(西部),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南部)和大陸性氣候(中部和東部)
環境
法國農田和森林麵積為4,500萬公頃,占法國本土麵積的82%。法國僅森林麵積就占國土麵積的26%,在歐盟內僅次於瑞典和芬蘭居第三位。1945年以來,法國森林麵積已增加了35%。為了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法國設立了個國家公園,122個自然保護區,430個群落生境保護區,299個由沿海資源管理處保護的自然風景區。此外,還有29個大區公園,占國土麵積的7%。最近五年來,國家用於環境保護的預算有了顯著的增加,1997年此項預算達19億法郞(3.1億美元)。汙水和廢物外理的費用占總支出的3/4。法國還加入了眾多的國際協定和公約,如聯合國製定的關於氣候、生物多樣性的沙漠化的公約。
人口
6,090萬(1998年)。
密度:每平方公裏105人。50%多的居民生活在5萬人以上的城市裏。巴黎有近1,000萬人口。在法國,35萬人以上的城市有12座(其中裏爾、裏昂和馬賽均擁有120萬人口),20萬人以上的城市有30座。法蘭西共和國包括本土(分為22個大區和96個省)和4個海外省(瓜德魯普、馬提尼克、法屬圭亞那和留尼旺)。另外還有四個海外領地(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裏多尼亞、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和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島和密克隆島)。
製度
一九五八年十月四日憲法規定了第五共和國各機構的運作方式。該憲法幾經修改。采取直接普選方式產生共和國總統(1962年);增加了關於追究內閣成員刑事責任的章節,設立國民議會和參議院聯度會議製度以及擴大全民公決實施範圍(1995年)等。
音樂和舞蹈
法國擁有2萬多名舞蹈家、音樂家和歌唱家,8,700名其他各類藝術家,每年舉辦250次音樂、歌劇和舞蹈會演,另外,由於近年來大力發展音樂舞蹈教育,業餘愛好者的隊伍日益狀大(法國僅音樂專門機構就有4,300所)。
博物館和名勝古跡
法國約有1,200家博物館,每年吸引幾千萬觀眾,僅盧浮宮、凡爾賽公園和奧賽博物館每年就要接待近1,200萬參觀者。大多數外省城市都有一至多個博物館。另外,有1,500多個名勝古跡對公眾開放(每年遊客達800萬人次),其中參觀埃菲爾鐵塔的遊客人數最多(每年520萬人次),在此,無法用三言兩語作更多的介紹(請就近與“法國之家”或“法國旅行社”聯係)。法國還有約38,000座建築物被文化部列為曆史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