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月新稅法速遞(1 / 3)

當月新稅法速遞

運營

作者:盛立中

時下的中國經濟依然麵臨著流動性過剩帶來的產能過剩和資本回報率過低的難題待解,稅收環境亟需優化已為業界共識。從更高的維度分析,其中的稅收邏輯無非是說過高的稅費負擔已經給企業生存與發展造成掣肘,社會中普遍存在一種苦心孤詣規避稅收的“破窗心態”。我們理應在檢討過往“宮廷式”理財觀的同時,創新稅製改革思維,包括觀念改革與路徑創新上的高度與前瞻性,而非繼續複製過去那種遇到問題拾漏補缺的老套路。

此外,2013年企業寄望中央政府借“營改增”這一曆史契機實施一輪稍具規模的減稅並不現實。從業已進行的“營改增”試點行業稅率設計上看,稅負保持基本不變仍然是政策製定者的最大考量。人們期待的上萬億元規模的減稅不僅是天方夜譚,主要流轉稅稅率削減在近期也基本無望。據中國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課題組測算,2012年減稅規模僅有900億元。固然稅務總局提出的2013年稅收增長目標為8%,較上年設定的稅收增長目標降低了1.6個百分點,表明政府似乎有意為減稅的不確定性預留空間,而非固執地做加法,減稅力度或許比往年來得慷慨一些。

廣東省下放延期繳納稅款審批權限獲授權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決定,授權國務院在廣東省暫時調整部分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其中包括“一定數額以下的延期繳納稅款審批”項目。調整下放權限的具體內容為:該項行政審批的實施機關由省國稅局、地稅局調整為設區的市級國稅局、地稅局。

點評: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的決定指出,上述行政審批調整,在三年內試行,對實踐證明可行的,應當修改完善有關法律;對實踐證明不宜調整的,恢複施行有關法律規定。按照現行《稅收征收管理法》: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準,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贛州市執行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

自2012年1月1日起,對贛州市內資鼓勵類產業、外商投資鼓勵類產業及優勢產業的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在政策規定範圍內免征關稅。自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設在贛州市的鼓勵類產業的內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點評:國務院日前發布的《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幹意見》稱,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應對原中央蘇區,特別是贛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特殊困難和問題給予特別政策支持,並明確在“贛州市執行西部大開發政策”。

納稅人取得的中央財政補貼不征收增值稅

按照現行增值稅政策,納稅人取得的中央財政補貼,不屬於增值稅應稅收入,不征收增值稅。上述政策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此前已發生未處理的,按本規定執行。

點評:目前中央財政補貼有的直接支付給銷售方,有的先補給購買方,再由購買方轉付銷售方。按照稅務總局的解釋,無論采取何種方式,購買者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格,均為原價格扣減中央財政補貼後的金額。根據增值稅相關規定,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納稅人取得的中央財政補貼,其取得渠道是中央財政,因此不屬於增值稅應稅收入,不征收增值稅。

調整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進口商品目錄

新版《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2012年調整)》發布,自2013年1月1日起執行。此次調整後的目錄條目總數為944條,調整的條目共涉及454個,約占條目總數的48%。此次新增條目主要包括此前在相關專項政策項下已恢複征稅的部分重大技術裝備,以及近年來國內已具備生產製造能力且技術性能已滿足國內需要的設備,以及國內將在短期內形成相當製造能力的設備。此次提高進口免稅技術規格的設備,主要是近年來國內技術水平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裝備。同時對部分國內不能滿足要求的設備降低了技術規格門檻。

點評:為保證老項目順利實施,對2013年1月1日以前批準的國內投資項目,其進口設備在2013年6月30日及以前申報進口的,仍按照過去的規定執行。自2013年7月1日起,國內投資項目項下申報進口的設備一律按照新目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