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小常識

一、接待

接待是一樣細致而重要的公關工作。一個組織在他人心中第一印象的好壞,往往看接待工作怎樣。熱情、周到、禮貌是對接待工作的要求。有的企業為了把接待工作搞好,特意抽調年輕、漂亮的小姐來協助做好具體工作,使接待工作更具色彩。當然,這並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把握接待工作的禮節。

1、在工作場所接待

①工作場所中的辦公室,可以說是一個組織的樞紐,來來往往的人員很多,是重要的接待場所。接待場所應當文明,四壁兩麵(四周牆壁和天花板、地麵)都要幹淨、桌椅、文件、茶具等要擺放整齊,工作人員講究儀表和個人衛生,有良好的情緒和飽滿的精神,這些都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

②客人來了,應盡快熱情地將客人迎進辦公室,給他們讓座、泡茶。

③談話時,如有他人在場客人感到不便,可以請辦公室的無關人員回避一下。

④來訪的客人如果較多,應按順序接待。除個別有緊急事情外,不能不按順序而先接待自己熟悉的客人,或者厚此薄彼。

⑤來訪者較多要掌握好談話時間,以免客人久等。如果順序在後的客人不得不久等,應征求客人的意見,是等下去還是改時間來。如果願意等下去,不能讓久等者幹等,應安排他們就座、喝茶、看報刊等。

⑥結束訪談時,應禮貌道別。

⑦對於來訪的意圖內容,要一一記清,可做備忘,以便進一步向有關人員彙報、交待和落實,這也是尊重來訪者的勞動。

2、在住宅接待

①客人來了,無論是熟人還是頭次來訪的生客,不論是有地位、有錢的,還是一般人員,都要熱情相迎。如果是有約而來者,更應主動迎接。

對不速之客的到來,不能拒之門外或表現出不高興,使客人進退兩難。應該盡快讓進屋裏,問明來訪目的,酌情處理。

萬一客人來訪時,自己正欲出門,如不是急事或有約,應先陪客人;如有急事或約會必須離開,也應了解客人來訪意圖,視情況另約見麵時間。

②事先如果知道客人要來,應該打掃和整理一下房間,備好茶水等。

客人來時要讓座、敬茶。敬茶的茶具要清潔,茶葉投放得要適量,不能多而苦,也不能少而淡。每次倒茶八分滿,便於客人端用。敬茶時雙手端杯,一手執耳,一手托底。續茶時將杯子拿離桌子,以免把水滴到桌上或客人身上。

③如家裏有客人時,又有新客來訪,應將客人相互介紹,一同接待。若有事需和一方單獨交談,應向另一方說明,以免使客人感到有厚薄之分。談話要專心,不要三心二意或頻頻看看。

④家裏有客人來,小孩子不要在旁聆聽,也不要開大聲音看電視、聽收錄機;家長不要當著客人的麵打罵小孩,家庭成員之間不要爭吵。這些情況要麼影響客人談話,要麼會使客人感到尷尬。

⑤有些客人會帶著禮物來拜訪,對此應該真誠地表示感謝。如果出於某種考慮,不便收下,也要坦率說明原因,以免產生誤解。

⑥和人告辭,主人應等來客先起身,自己再站起來。遠客一般要送出房門,然後握手道別。不要客人前腳剛走出門,後腳就把門“砰”地關上,這非常失禮。

3、遠客迎送

遠客有專程前來的,也有順道路過的;有一兩人的,有是一行人的;有時是國家幹部,有時是私營老板等等。不管迎送什麼人多少人,都要通過盡地主之宜,為客人提供方便,從而協調關係,有效地推進工作。

①有遠客要專程來,必須掌握來客所乘飛機、車、船的抵達時間,及早做好接待準備,訂好客房,確定迎送人員、時間和車輛。

②如果客人是專程來辦事或想多逗留幾天,可以安排好活動日程,包括談判、簽字儀式、宴請、參觀、旅遊等。

③了解客人住所吃飯、洗澡和娛樂活動的時間或作出必要的安排,以便及時向客人介紹。

④迎接的時候,應在機、車、船抵達之前等候在停靠場所。列車接站要問清停靠幾號站台。為避免人多擁擠,客人難以識別迎接人員,可以準備好迎接牌子,寫上客人的姓名或單位名稱等,最好在前麵加上“歡迎您”的字樣,使客人抵達一看見牌子,就有賓至如歸的親切感。

⑤客人來到,應熱情相迎。如果是熟人,應主動上前握手,互致問候;如果客人首次前來,接待人員與之見麵時應主動自我介紹,並幫助對方提取行李。

⑥把來賓送至下榻處後,一般不宜馬上安排活動,而應讓他們稍事休息,消除旅途疲勞,並保證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洗澡、更衣。

⑦來客在訪期間有什麼生活上的困難要幫助解決,能提供方便處且提供方便,機、車、船票需要代購可協助購買。

⑧客人走前,作為主人應作專門禮節性的探訪。關心其要辦的事是否都辦了,還有什麼未盡事宜需要協助辦理的;關心其反程準備,可以送一些旅途消費品(如食物、飲料、藥品、水果等);約好送行的時間。

⑨到下榻接客人去車站碼頭、機場時,要看看還有什麼東西遺留在房間、離開手續是否辦齊,然後提前半小時左右(飛機應提前1小時左右)將客人送到機車船站,使客人有充分的時間辦理進站(登機)手續以及稍作休息。

⑩送行時,應該等客人消失在視線中再離開。如果有急事,非要在客人上機車船前離開,應向客人說明理由,以取得客人的理解。

4、餐廳請客

一般來講,大多數業務是在辦公室進行的。盡管如此,作為公關手段,難免還要到辦公室以外的其他場合與業務上有關的人員見麵,招待這些成員。如到餐廳請客,往往是為了:

求得他人幫助;

解決某個尚未解決的問題;

提出或討論某一想法;

感謝對方給予的幫助;

慶賀做成一筆新的交易;

引見他人;

增進彼此的了解或友誼;

贏得客戶或未來客戶的信賴;

離開辦公室輕鬆一下。

到餐廳請客要注意以下禮節:

①盡可能地選擇幹淨、舒適、較為安靜的餐廳,能使人感到心情舒暢,便於交流。而肮髒、雜亂、嘈雜的環境是不會讓人有好的興致的。

②一般來說,餐廳配有服務員引領顧客人座,顧客應尊重服務員的指點,跟隨前往;如果沒有服務員的引領,請客的一方應擔負安排席位的任務。

③在入座抽出椅子時,動作要輕,不要亂拉亂拖,乒乓作響。還要注意在自己的座位和鄰桌座位間留出通道,以方便服務員及其他顧客的出入。

④就座時,把正對門口的一麵、背靠牆的一麵留給主人和主要客人,以利於他們觀察餐廳情況並安穩地就座。而人員走動較頻繁的一麵、上菜的地方則由主人的隨從坐,以避免給同桌的其他客人帶來麻煩。

⑤點菜應請客人先點,尊重客人的口味和意願。如果事先預訂的酒席,也最好事先了解客人的飲食口味、習慣。

③招呼服務員,一般點頭或舉手示意,禮貌地稱呼“服務員”或“小姐”、“先生”。“喂”、“呃”地亂喊,是缺少教養的表現。

⑦喝什麼酒水應征求客人的意見。上菜後,主人應示意開始,舉杯共飲。席間不要隻顧自己喝酒吃菜,不照顧客人。如果客人不會喝酒,不要勉強,更不要強行勸酒,令客人酒醉難堪。

⑧用餐時,主人有責任與同席的人,尤其是客人,進行隨意普遍交談、以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用餐氣氛。

⑨主人是一次請客從開始到結束的總指揮,應掌握用餐進度,一般在結束前令服務員上主食,在估計大家都酒足飯飽時及時結束用餐。結束早了,有的人可能還沒有吃飽吃夠,使請客事倍功半;結束晚了,可能出現懶懶散散狀,使請客顯得不夠精彩,虎頭蛇尾。

⑩一旦入席就餐,就盡可能避免有人中途退場。如果他人確有急事要走,主人應該體諒,同意放行。

5、歌舞廳招待

如今,商業界晚上開展業務性應酬活動的作法日益普遍,到歌舞廳這種輕鬆的場所去招待客人已成商業界時尚。在這種場合,不僅能解一天疲乏,鬆一身筋骨,最重要的是交一撥朋友,盡一份人情,有利於今後業務的開展。

在歌舞廳招待客人的禮儀是:

①與主方同去的女士有責任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穿上高雅、美麗的連衣裙或大擺套裙,質地要好,色彩不要太複雜,戴上必要的首飾,體現女性的嫵媚和風度。化一個濃妝,使女士在昏暗柔和的燈光下更迷人。但仍應保持作為一個工作人員的風範,不要穿太透太露的服裝。

②給客人安排方便觀看表演和方便進出跳舞的座位,以使客人盡興。

③男主人及主方男士應盡可能多邀請客方中的女士跳舞。

④如果同去的女士較少,主方人員不要隻顧自己盡興,把女伴給占用了,使客人受到冷落。對於因不太會跳或不好意思邀請舞伴而跳舞不夠主動的客人,主人有責任促使他們多跳幾曲,甚至可以請女士主動去邀請他們。

⑤客人不管會跳與否,隻要有邀請,女士都應表現出樂於陪同。因為這不是私人生活中的交際行為,而是工作任務、公關行為。對客人的禮貌迎合,是一種尊重和職業角色的要求。

⑥招待客人的點歌曲,要征求客人的喜好。不要與客人搶點節目。在演員滿足不了演唱曲目的要求時,不要做出有失檢點或在公侮辱演員的事。這有損主方人員的形象。

⑦對演員和服務員要用語文明、舉止得體,不能有挑逗和戲弄的行為。

⑧主人應與客人輕鬆談笑,保持在歌舞廳時歡樂和諧的氣氛。

⑨什麼時候結束在歌舞廳的玩樂,應該看客人的興致。不要在客人玩興正濃時提出離開,也不能因自己還沒有玩夠,不管客人是否睡眠。

⑩離開歌舞廳後,要安排車輛送客人返回住所。等向客人道別、客人的車開了後,自己再上車回家。對初次來的貴客,最好送他們到住所再離開。

二、會議

日常的會議主要是工作會議,它用於例行日常工作:傳達貫徹有關方針政策、總結過去的工作、安排和布置工作、研究交流工作中的問題、協調相關組織或內部的步調與行動、探討工作的方式方法等等。此類會議一般定期召開,形成製度。從溝通、協調角度來看,它也可以說帶公關性質,對象以組織內部職工為主,有時也包括外部相關人員。會議的禮儀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麵:

(1)通知:工作會議在一定的人數。要確定與會人員的範圍。會前,要充分通知每一個與會者參加會議。如果是書麵通知,要注意對與會人員的正確稱呼;發給個人的通知,不要寫錯姓名和職務;張貼通知或黑板通知也要講究稱呼的準確性。在通知上可以有“請”等禮貌字眼。口頭通知,包括電話通知,麵對麵、聲對聲地跟他人講話更要禮貌稱呼,“請”字當先。通知時要做到“充分”,一是與會成員一一都要通知到,二是開會內容、時間、地點無一遺漏。如果這個通知了,那個沒有通知,會使漏掉的人產生你對他輕漫的感覺;如果通知事項不全,事後人家又來問訊,給他人添了麻煩,也是失禮的。

(2)到會:與會者準時到會或稍提前幾分鍾到會,是禮貌的表現。現實中的情況下不盡人意,開會等十分鍾、半小時的是常事,往往因為人員不能按時到齊,使會議不能按通知的時間正常進行。這種行為不僅是對會議的組織者的不尊敬,也是對準時來參加會議的人時間的浪費,是輕漫他人的表現。參加會議的人到會場後,應該按要求在指定的地方簽到,以便組織者掌握情況和人數。遲到者,應知理虧,走進會場要腳步放輕,悄聲入座;會後最好向會議的組織者說明、解釋遲到的原因。需早退的人員也應事先向組織者請好假,待需要退場的時候,悄然退場。不是萬不得已不能缺席會議,萬一來不了,也要請假。如果想不參加會議就不參加,那就是對組織者的無視。

(3)座位:一般來講,開會相對都有組織者座位和其他與會者座位,這種座位不一定是刻意安排的(正式會議除外),有時是自然形成的,如組織者若幹人自覺地坐在了一起,以後經常按這個坐法坐,那麼這幾個位置就習慣上成了相對的組織者座位,也是通常所說的“主席台”。其他的座位也就成了一般與會者的座位了。一旦形成了相對的座位,一般就約定俗成,各自坐開,不要亂坐。打亂秩序,反而會使人心理上不習慣,把組織者擠在某個角落是不得體的;分散組織者的座位,也不利於會議的組織工作。

會議有主持人、講話人和記錄員。他們一般坐在一起,形成會議的核心和操縱者。主持人在左邊的位置,講話人在右邊,他們的座位相對居中、緊密,而記錄員的座位相對偏一些,不能與他們並駕齊驅。

(4)稱呼:在主持人宣布開會的時候和講話人開始發言的時候,常常要有一種引起與會者注意的招呼方式,如宣布會議開始,較正式的會議場合所用的對與會者的稱呼:“同誌們”、“來賓們”等等。在單位內部的一些工作會議,有時是因為人員較少,有時是因為大家太熟悉,較隨便,稱呼上也比較隨便,以“大家安靜一下(不要講話了),現在開會了”作開場白。在稱呼上,一要看對象,二要有概括性,三要禮貌,這是我們在主持會議時須把握的原則。

(5)紀律:開會的時候,應該講究效率,在規定的時間把會議開完,完成預定的開會任務,不走過場,有良好的開會效果。這些,有賴於會場的紀律。

他人在發言的時候,底下要安靜。不能上麵開大會,底下開小會;你講你的,我說我的,使會議信息傳播實現不了接收。必須強調,會議隻有一個中心,一切議論都應該服從會議的安排,在會後進行,除非會議安排了討論的時間。

不得無故大加議論,妨礙會議。這也是對會議主持人、講話人的不尊重。

如果在大會上,一般與會者想發言,不應打斷正常安排了的發言和議程,而應在主持人給予的發言時間內或所有正常議題結束後,爭取發言機會。發言要先舉手,以引起主持人的注意。經主持人示意後再站起來說。說的時候聲音要洪亮,表達要簡明扼要,以使主持人和與會其他人聽清楚聽明白。在小型的工作會議上則不必過份拘禮,個人發言以不妨礙會議正常進行為前提。

會上討論問題不能爭吵,更不能進行漫罵和人身攻擊。

如果需要投票表決,要按順序一個一個來,不要一擁而上,表決票亂扔。

(6)招待:會場一般都備有茶水。有的時候有專人負責為大家擺杯子、衝水,小型會議和“主席台”經常如此。當服務人員泡茶衝水時,應欠身點頭、扶杯表示謝意。較大的會議一般由與會者自行取杯泡茶。自行泡茶時,不要浪費茶葉,把開水灑得滿地。從禮節上講,應照顧同來泡茶的人,為他人遞杯倒水;也可為鄰桌端去一杯茶水。續水的時候,為左右鄰居都續上。

取杯泡茶應該在會議正式開始以前,會議開始要停止走動,喝茶的人也要防止杯蓋發出聲響。

在人員聚集的會議場合,最好不要吸煙。要學會克製自己,為他人著想。

(7)秘書:秘書是會議組織者的幫手。她要為會議準備材料,要招待迎接與會人員,負責簽到,要做會議記錄;會後要把所有文件歸還辦公室,起草會議紀要。從秘書那裏體現的禮儀,就是對組織者的恭敬與服從,對會議工作的一絲不苟和細心周到,對與會人員的公平、和藹與謙虛。

三、交談

在日常公關活動中,交談是必不可少和十分重要的。通過交談,可以傳播信息,溝通情感,達成協議,改善關係,促進工作。

交談是人類交往最常見的方式之一,人人都會,但在公關工作中交談是要受其職業要求製約的,不能隨心所欲。如何使交談對他人、對事業產生好的效果,很大程度取決於交談者的禮貌以及交談的藝術等等。

1、談吐禮貌

①態度誠懇。交談首先要一個正確的談話態度,才可以做到交心、換心。正確的談話態度是誠懇,做到文雅、真誠、坦率,講實話,講心理話,講肺腑之言。推心置腹,能使兩情交融,互相信賴,使談話親切自然。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果虛情假意,言不由衷,說話繞圈子,摘“外交辭令”,浮在表麵,不以心換心,就會話不投機半句多,也產生不了實效。

②精神專注。交談的時候,談話的人要思想集中,不能漫不經心;聽話的人也要全神貫注,不要東張西望。

談話的人思想集中,說明他在思考、用心,不是糊弄應付他人、打發時間,而是認真對待談話和聽話者;聽話的人專心聆聽,是他對談話者的尊重和對談話有興趣的表現。聽話的時候,不要接二連三地打斷談話而應以耐心鼓勵的目光讓對方說完;為了表示自己在仔細而專注地聆聽,可以發出“哦”、“嗯”、“是嗎”、“後來呢”、“太好了”等語作為陪襯。

③親切動聽。談話的親切動聽,一方麵要借助於禮貌用語以及感情表達。禮貌用語包括稱呼、迎候、致歉、感謝、請求、謙讓、問候、恭敬等方麵的用語,要建立在尊重、重視他人的基礎上;在表達一句話時,盡量好話好說,使話聽起來令人舒服和愉快,說話時表現出說話人對他人的關心、同情、理解、體貼。另一方麵要借助於非語言的協助,如表情、動作、音高、音調等。表情要帶笑意,它常常與禮貌親切的語言配合,使人感到言而由衷,平易近人;表示親切的動作有握手、拍肩、前移、注視等等;說話時的音高、音調,也能使人品味出不同的情感成份,一般來說,輕、低、細、柔、慢的音高、音調、音速使人感到親切動人,戀人們通電話時的聲音是典型的這一類型。當語句、情態、音韻三者統一,就能充分表現出談吐中的親切、生動、感人。

④周到體貼。同時與幾個人談話,目光應照顧到在場的每一個人,不要把注意力隻集中在您感興趣的一兩個人身上,冷落任何一個人都是失禮的。有欲與自己談話者,應樂於與之交談。有他人想參與你們一夥人的談話,應該點頭示意,表示歡迎,並在談話的時候不住地朝向新來的人,以表示對其加人的認可。

自己談話時,要注意聽話人的情緒,適可而止。把握交談的時間,切忌話鋒一來,扯起來沒完沒了,耽誤他人工作時間,影響別人休息。

⑤有所忌諱。談話的時候不要忘乎所以,信口開河,無所顧忌。談話可以溝通和加深感情,使人愉快;也可以破壞相互間的感情,影響他人的情緒和態度,使人心裏不快。因此,談話不能沒有約束,沒有禁區。

下麵是開口六忌

一忌語言粗俗、流氣,如:“老頭”、“老媽子”、“哥們兒”、“瞎子”、“胖豬”、“瘦猴”、“他媽的”、“老子”、“老爺兒”、“小妞”等等,應該用文雅而莊重的語言。

二忌問人隱私,如年齡、收入、財產、婚姻、履曆、衣飾價格等。對他人不願意回答的其他私人生活方麵的問題也不要追問。

三忌用詞貶義、直義、如對胖人用“體態豐滿”,對瘦人用“身材苗條”、對瘦小用“小巧玲瓏”,而不用“肥胖”、“幹瘦”、“小不點”等帶貶義或不中聽的詞;遇“死”改為“去世”更易於被人接受。

四忌揭人短處,如不要談及別人的生理缺陷、殘疾、過失、隱痛等,對於他人的不幸也不要事過後又主動提起,以免又引起他人的傷感和現場氣氛的低落。當著殘疾人的麵,不要談運動、健美;當著大齡未婚女子不要談家庭的幸福、孩子的可愛;當著胖人不要笑其長得胖、長得壯等等。他人的短處就是他人的敏感處,要小心‘觸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