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標準 明基調 講方法
特別關注
作者:郭曉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那麼,該如何理解此次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對藝術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導意義?進而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藝術教育工作的規範化管理,促進藝術教育的繁榮發展。記者認為,習總書記的講話對藝術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導主要體現在:鞏固和確立了藝術教育工作的思想標準,梳理和闡明了藝術教育工作的發展基調,重申和強調了藝術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徑。
立標準——“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概念發生了一係列的變化。從1951年的中共中央第一次全國宣傳工作會議提出的“真正做到在全國範圍內和全體規模上來宣傳馬列主義,用馬列主義教育人民,提高全國人民的階級覺悟和思想水平,為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打下思想基礎”;①到“文革”結束後的1977年,對新成立的中宣部主要任務規定為“在黨中央領導下,掌管全國宣傳、文化、出版工作中的路線、方針、政策問題”;②再到1994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江澤民提出的“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③然後,2004年和2006年,李長春同誌在兩次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分別指出:“實踐證明,中央確定的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指導方針、工作思路和政策舉措是正確的。”④“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提高各級黨委領導和諧文化建設的能力”,首次將“文化”與“宣傳思想”並列;⑤本次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用“兩個鞏固”“四個講清楚”“三個獨特”來總結文化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從以上的梳理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特點,即:隨著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文化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內涵經曆了不斷豐富的過程,從最初的將“文化”作為一種“隱含信息”到如今將“文化”作為一個“重要元素”,凸顯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深刻把握當前世界大勢和我國改革發展大局基礎上對宣傳思想工作的戰略謀劃和重大部署。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包含了藝術和教育等人類所創造的所有精神財富。文化建設的綱領和指示,同時也是藝術教育工作的行動指南。從管理層麵來看,藝術教育是一種接受複合製度安排的社會行為。一方麵要受整個國家藝術文化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麵要接受國家教育製度環境的指導。當前,我國的藝術教育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技能化”“德育化”“機械化”“邊緣化”等。⑥但一個主要的問題是“標準”的問題,標準就是參照係、就是價值觀。沒有正確的參照係和價值觀,藝術教育工作可能會偏離軌道,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無論是藝術還是教育,都是特定時代和環境的社會行為。也自然要接受一定社會製度、一定教育思想的規範。如20世紀初中國現代藝術教育理念藝術審美活動慰藉人生的意義,以藝術為“上流社會之宗教”。到了20世紀20年代,藝術教育以“涵養美感”“陶冶德性”為主要標準。簡單總結一下就是:新中國成立之前的藝術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通過改造人生進而改良社會。”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逐步確立了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核心的藝術教育理念,這種理念直接脫胎於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麵發展的學說。由此可見,我國的藝術教育工作有兩個思想淵源:一個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中對文化工作的具體要求,一個是我國的教育製度中對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這兩條又統一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統一於我黨的意識形態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這“兩個鞏固”進一步確立了意識形態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文化工作、藝術工作、教育工作的思想標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明基調——“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關鍵是要提高質量和水平,把握好時、度、效,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充分發揮正麵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