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多少苦難就有多少恩情(1 / 1)

有多少苦難就有多少恩情

視野

作者:郭達

我是個遺腹子,生下來就背負著無數的苦難,是許許多多幫助過我的人渡我過到彼岸,才有了我今天的繁花似錦。

我從小就喜歡文藝,但因為是黑五類,初中畢業便隻好去了湘黔鐵路工地。工地上糧食十分緊缺,好在有一個朋友是連隊裏管夥食的,他總會不時偷偷塞給我半個饅頭讓我充饑,我們的關係一直維持到現在。他的兒子後來到北京上學,一天,孩子給我打電話:“郭叔叔,我想買手機,您能幫我買一台二手手機嗎?”我二話沒說就給孩子一台新手機,孩子不肯要,我就說:“我欠你爸爸情,你爸曾經給過我半個饅頭。”

修鐵路時我是少數沒跑的幾個人之一,是覺得要爭口氣,而且吃了那麼多的苦,一定要幹出個樣子來。最後我榮立三等功,183個人中有兩個入黨名額,就有我。正巧省裏來的調查團長是我父母以前的通訊員,看到我的檔案,他當場就說:“這個孩子,我一定要帶走。”別人勸他,這孩子的母親是現行反革命,不敢大意。他卻說:“那是個好同誌,將來定會平反。這孩子我要定了。”沒有他,就沒有我的今天。可惜他英年早逝,等我成名後想報恩,卻來不及了。這是我人生裏又一個遺憾,一筆永遠無法歸還的債。

上戲畢業後,我被分到西安市話劇院。老院長對我很器重,他給我的第一個戲我沒演好,太緊張了,一上舞台,全想著別人怎麼看我,結果演砸了。一般來說,給你一部戲演不好,以後就不會再給這麼重要的角色了,可是老院長認定我是個好苗子,千方百計培養我,不斷地給我鍛煉的機會,終於我成了話劇院的台柱子。每想起自己第一次演砸了的那場戲,就會想起對自己萬般器重的老院長。人世間最無私的一種情,就是知遇之恩。

50+

1955年6月9日

郭達,著名笑星,小品演員。他幽默詼諧的表演和質樸忠厚的形象深受觀眾喜愛,他那別具一格的陝西風味小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8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就是他舞台生涯的最好見證。

1957年6月15日

張鐵林,著名男演員。他多年來一直活躍在熒幕第一線,通過《聊齋先生》、《還珠格格》、《鐵齒銅牙紀曉嵐》等經典影視劇中的出色演出被廣大觀眾所熟悉,並被笑稱為“乾隆專業戶”。

1959年6月11日

張光北,著名演員、導演、製片人。他所扮演的呂布、楚雲飛等角色深入人心,導演作品《這裏的黎明靜悄悄》更是俄羅斯從中國引進的第一部電視劇。代表作有《三國演義》、《亮劍》等。

1962年6月22日

周星馳,著名電影人,有華語“喜劇之王”之稱,也是“無厘頭”電影始祖,在世界各地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被《時代周刊》譽為“中國的卓別林”。經典作品有《大話西遊》、《功夫》等。

1962年6月27日

梁朝偉,著名男演員,曾憑借電影《花樣年華》獲得過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也是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次數最多的演員。代表作有《重慶森林》、《無間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