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拉回原有世界出現無法組裝的悲劇發生,黨為民隻能利用模塊化和結構化原理,將設備按從易到難、從外圍向內部的順序,逐步進行。首先把外圍的一些比較簡單的機器進行解體,並試驗組裝完畢,再重新運轉,直到運轉正常,感到能吃透之後,便運出異空間,放進入現實世界。
盡管是些外圍設備,對環境要求不高,但他仍不敢掉以輕心,在廠房外空地上拉起了大型帳篷,以臨時存放這些機器。
地下基地的建設進展倒不慢,黨為民每天都在地下挖出一條條的半徑2米的管道,然後將異空間焊接完畢的金屬構件一一塞進,通風管道和上下水管道也都鋪設的很快。最後形成一個類似於空間站的內部結構,構形非常複雜,並設有動力室、中央超級計算機集群室、中央控製室、備件室、應急處理室和五個獨立試驗室一係列功能單元。
在輻射世界中找出的一台完整功能的主機被放置在中央計算室,是從那個世界中找出來的不多的一台全新的主機,被發現時還打包在某個基地的備件庫中。這台主機計算能力是每秒750萬億億次,比2008年底最快的計算機要快上一億倍,每次運算通過並行處理4096位數據來實現高寬帶計算。在2074年度輻射世界中,人類已經將光子傳輸技術完美的運用於計算技術,而且已經初步在某些部件中應用量子理論指導功能。當然這台主機跟DOOM3世界的量子計算機一比,可以說非常落後,差距如同計算尺跟95年出現的奔騰個人電腦一般大。
黨為民思來想去,決定還是在這個基地下放入一台並不算先進電腦,在之前的研究中他發現在目前的生產中,這種“落後”電腦對付開發完全夠用。
在七天之後,他隻是將空氣、水、排汙係統及中央主機完成了安裝,由於動力問題,都沒有正常工作,他隻能每次背著氧氣瓶,坐著深井升降機慢慢下到近百米深的地下。這個升降機就安放在一樓,他在第一天施工時就讓工人單獨將這一間辦公室做了重點加固,並與二樓自己辦公室單獨連通。這間房間出口隻放在了二樓自己辦公室的起居室的床底下,整座房間內壁都用合金包裹,如果某人敲開外牆會發現會遇到一間極硬的鋼鐵之屋。
每當夜深人靜之時,黨為民便進入到地下基地進行施工。在第七天之後,動力室的一台核聚變發電機終於安裝完畢了,這台發電機采用的是核聚變發電技術,具體可稱為托卡馬克(磁約束技術)式核聚變發電機。這種技術設計簡單可靠,動力輸出穩定是未來主要的電力供應裝置。缺點就是體積大,整台發電機體積相當於三台260升的海爾冰箱拚在一起,跟核聚變電池體積一比相形見拙,再加上一台磁流體發電設施,整整齊齊的五台冰箱的大小,所以在未來時代除了用於集體供電沒有人在日常生活中用它。
黨為民用手掀開發電機的啟動門,將四塊核聚變電池一一插入接口,每插入一塊,電力控製的液晶板上就顯示25%啟動電力補充完畢。這台托卡馬克發電機“胃口”極佳,不但傳統的氘氚反應不在話下,就連氘氘反應也能正常激活,在應急情況下氦3也能用。但每次點火都需要一個極大的能量充入,以便產生一個上億度的高溫高壓的三重積環境,所以四塊核聚變電池是必須的。
他檢查了一次沒有問題之後,按下了觸摸屏上的啟動標誌,頓時四塊核聚變電池立即以最大功率開始工作,在短短的幾秒種之內,便輸出了一個令人恐怖的能量,而這些能量足足保證中國的首都整個城市一個月的使用。
“嗡嗡嗡”,托卡馬克裝置立即生產了一個強大的磁場,在磁場中央形成了一個1.5億度高溫高壓的環境,那裏的物質迅速變成了等離子態,裝入的大約30毫升氘氚液體立即被點燃。電子被趕出原子核的束縛,原子核猛然間產生了碰撞,結合成更重的元素,而丟失的質量則發出巨大的能量。
這個反應可以在發電站的通過外罩處看到,核聚變產生的光球不大,僅僅相當於一個乒乓球,但在幾秒鍾的時間裏,整座城市所需的能源便被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