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物,能夠像愉快、有希望、樂觀的性情那樣,卸除生活的苦役,使生活圓滿甜蜜。
在生活中,有許多人經不起困難的折磨,總以為自己的能力不夠,或者沒有什麼強項可言。因此,常常心灰意冷,毫無進取的鬥誌,在悲觀的境地中無法自拔。然而,一個身處逆境卻依舊能含著笑的人,要比一旦陷入困境就立即崩潰的人,獲益更多。身處逆境而樂觀的人,才具有獲得成功的潛質,而要比一般人為強。有好多人往往一處逆境,便立刻會感到沮喪,因此達不到他們的目的。
我們知道在社會上,絕沒有鬱鬱不樂者、憂愁不堪者或陷於絕望者的地位。如果一個人在他人麵前總是表現出鬱鬱不樂,就沒有人願意同他在一起,人們都要遠而避之。
人類的天性就喜歡與和諧樂觀的人相處,當人們看那些憂鬱愁悶的人,正如同看一幅糟糕圖畫一樣。一個人不應該做情緒的奴隸,人應該反過來控製自己的情緒。無論你周圍的境況怎樣的不利,你也當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當一個人有勇氣從黑暗中抬起頭來,麵向光明大道走去後,後麵便不會有陰影了。
人類成功最壞的敵人,便是思想的不健康,便是以悲觀的心情來懷疑自己的生命。其實,生命中的一切事情,全靠我們對自己有信仰,全靠我們對自己有一個樂觀的態度。惟有如此,方能成功。然而一般人處於逆境的時候,或是碰到沮喪的事情之時,或是處於充滿凶險的境地時,他們往往會讓恐懼、懷疑、失望的思想來搗亂,便喪失了自己的意誌,以致使自己多年以來的計劃毀於一旦。有很多人如同從井底向上爬的青蛙,辛辛苦苦向上爬,但是一旦失足,就前功盡棄。
有時候,由於一個憤恨不快的人出現,使整個家庭都沾染上那樣的氣氛,所有的平和安詳就此瓦解。如此落落寡合的人,又常和他所處的環境無法相處,他本身毫無快樂可言,還得盡其所能,去阻止他人爭取快樂。這樣的心境會誘發疾病。
桑德鬆博士說:“在憂慮的心理上,不論其困難何在,對於身體上的影響總是相同的。每種感官都因此而削弱了。如果在沮喪的心境下,身體上的器官就退化了。任何衰弱或阻礙的情形混合,將立刻引出真正的疾病來。”
事實上,一個人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挫折或感到悲觀時,需要暫時的安慰。在這個時候,他往往無心思考其他任何問題。當女子們受到了極大痛苦或失望後,她們竟會決定去嫁給自己並不真心愛著的男子,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男人們有時竟然會因為事業上遭受暫時的挫折而宣告破產,但實際上隻要他們繼續努力下去,是完全可以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