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家鄉,就是愛國
隨筆雜談
作者:王濛
短道速滑比賽從起點到終點,短則幾十秒,長則幾分鍾,其中飽含著幾代中國冰上體育運動人為之奮鬥的夢想。在都靈和溫哥華的冬奧會賽場上,當我第一個衝過終點線,贏得比賽勝利的時候,當我聽到全場觀眾為我歡呼的時候,當我站在領獎台上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心中最為牽掛和想念的,就是我的家鄉、我的祖國。
家鄉,是我站在世界賽場上的力量源泉。我出生在七台河市,這個東北的邊陲小城被譽為“中國冬奧冠軍的搖籃”,通過冰上運動承載了共和國體育事業的光榮與夢想。2002年在鹽湖城獲得我國第一枚冬奧會金牌的楊揚、在溫哥華冬奧會上以穩定的心理素質確保了中國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的我的隊友孫琳琳,以及許多同我一樣,始終堅持著冰上體育運動夢想的教練和運動員們,都是從七台河市開始了自己的冰上運動生涯。
七台河市是一座移民城市,依靠煤炭資源的開發逐漸發展起來。作為一個煤礦工人及家屬、子女占全市總人口半數以上的城市,煤礦工人那種肯於吃苦、不怕困難、自立自強的精神品質,逐漸形成七台河的城市品格,成為七台河市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我的父親也是一名煤礦工人。記得小時候,冬天天氣很冷,訓練條件特別艱苦。但是,正是從父親身上繼承到的那種頑強拚搏、勇往直前的珍貴品質和永不氣餒、絕不言敗的意誌品質,讓我堅持了下來,讓我能夠更加刻苦地訓練,吃別人吃不了的苦、受別人受不了的罪,即便再苦再累都沒有動搖過練好短道速滑,為家鄉、為祖國爭光的信念。
當我最終站在國際最高水平賽場上的那一刻,我深深地體會到,奧林匹克運動精神的核心中,也包含著對祖國、對家鄉的無限熱愛。家鄉的城市品格培養了我頑強拚搏、永不服輸的意誌品質,而祖國則是我最為堅強的後盾,更是我奮勇爭先、勇創佳績的不竭動力。愛自己的家鄉,就是愛自己的祖國,這是中華兒女幾千年來凝結、積澱起來的最純潔、最高尚、最神聖、最深厚的感情,是中華民族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傳統美德,是推動我國體育事業不斷前進的巨大力量,更應該是每一個中國人心底最為崇高而美好的感情。
責任編輯/杜金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