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藏藥產業發展與青藏高原瀕危野生藥材的法律保護研究(1 / 1)

藏藥產業發展與青藏高原瀕危野生藥材的法律保護研究

論點摘編

唐池在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上發表文章,藏醫藥學是藏族人民在廣泛借鑒整合中醫學、大食醫藥學、印度醫藥學理論基礎上,長期與艱苦的自然條件、高原疾病的鬥爭與實踐中總結創造的獨特醫療保健形式,是我國較為完整和有影響的民族醫藥之一。藏藥產業作為西藏自治區六大特色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為西藏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藏藥也因其取自天然、療效確切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但不斷上升的市場需求與日益減少的野生藏藥資源形成尖銳矛盾,影響了藏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及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態係統。本文從分析藏藥產業發展困境與藏藥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切入,明確藏藥資源法律保護的重要意義,並提出構建藏藥資源法律保護機製的建議。

略論清代西藏方誌發展的兩個高潮

趙心愚在《西藏檔案》2015年第1期上發表文章,盡管自唐代以來有關西藏史事等已不斷見於史籍,但關於記西藏地理沿革、山川疆域、戶口物產等各方麵情況的地方誌直到清代才出現。清代西藏方誌是中國清代方誌的一部分,但發生發展有著不同於內地其他地區的特點。由於多方麵的原因,清代西藏發展存在值得注意的階段性,其產生之後,在各個時期發展的情況並不是相同的。在其發展過程中,乾隆、嘉慶時期與光緒、宣統時期出現了兩個高潮。這兩個高潮的出現,又各有其原因。

西藏地方政府的四大護法神

嘎·達哇才仁在《西藏檔案》2015年第1期上發表文章,藏傳佛教護法神靈係統是西藏本土和外來神靈佛教化的產物。後來,它們變為守護藏傳佛教的特殊神靈群體,部分神靈又演變為噶廈政府的官方護法神。其中,比較有名的四大護法神分別為:乃瓊白哈爾大護法神、靈噶東夜叉香恰堅大護法神、拉姆大梵天護法神、則吾瑪波護法神。當噶廈政府遇到決策性事務時,通過四位官方護法神巫,以降神方式為決策提供預測依據。因此,噶廈四大官方護法神,在衛藏有著顯赫的政教地位和影響力。

吐蕃王朝時期的佛寺遺存與漢地文化影響

霍巍在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上發表文章,吐蕃王朝時期,隨著佛教傳入佛教藝術的各種表現形式也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渠道傳入吐蕃,並對後來的西藏佛教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總體而論,吐蕃時期的佛教藝術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主要受到印度、漢地、中亞三方麵的影響,最終形成吐蕃自身的佛教藝術風格與特色。在這個曆史過程中,漢地佛教藝術的影響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也遺存下來一些彌足珍貴的文物考古遺存。本文通過對西藏地區現存吐蕃王朝時期佛寺遺存的考察,對其中來自漢地文化影響的因素加以梳理,並對四川地區可能存在的影響也提出了意見。

西藏題材攝影的曆史敘述

呂岩在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上發表文章,1839年照相術的發明開辟了人類觀看世界的新途徑,攝影與西藏的結緣和19世紀興起的人類學、地理學、東方學的研究有著密切關係。在攝影誕生的一百多年時間中,西藏題材攝影先後經曆了西方人的“東方主義”觀看,以及新中國成立後以階級話語為主導的宣傳攝影時期,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去政治話語的文化探索並在新世紀走向對自我身份的關注的媒介表達時期。攝影在西藏社會生活中不斷轉變視野,從滿足觀看欲望的工具到意識形態的宣傳工具,又在藝術形式和傳播媒介中對西藏進行形象構建,可以說攝影既是作為現代性對西藏攝入的表征,同時也是西藏現代性進程的一種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