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生活
作者:
海底撈為什麼?
劉東華
有一本將會暢銷的好書剛剛被炮製出來,叫《海底撈你學不會》。我認為這本書是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與企業家出身的學者黃鐵鷹的共同作品:前者把最難做到的事情做到了位,後者把最難寫到的事情寫到了位。
幾乎所有去海底撈用過餐的人,都成了它的義務宣傳員,甚至是狂熱的、說起來或眉飛色舞、或神秘兮兮的宣傳毋。不就是一家火鍋店嗎,海底撈到底做到了什麼?它當然做到了很多事情。但是如果用一句話表述,我認為它不過是做到了一種最大限度地信任和尊重員工,並通過這種信任和尊重讓每個員工全身心地服務顧客、創造價值的方式。這樣說好像過於抽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海底撈在食客中以“等位”而著名。曾經有一位火鍋業同行在夜裏10點慕名前往,服務員的一句話讓他終身難忘,服務員真誠地說:“哥,您別等了,今天吃不上了。改天給我們打個電話,我們提前給您留個位。”等待區人聲鼎沸但其樂融融,並非通常所見的抱怨和焦急。人們喝著免費豆漿、檸檬水,親朋好友間或是在愜意地聊天,或是已經擺開了牌局。等位的顧客還可以享受到免費擦鞋的服務。盡管漫長到兩三個小時,但一點都不煎熬。
我曾經多次提出過一個問題:對於這個世界上那些了不起的人、了不起的事來說,是做到更難呢,還是寫到更難?人們通常會眾口一辭地說“當然做到更難”。但我說不一定,你看古往今來已經做到的了不起的人、了不起的事已經很多,有幾件事、幾個人真正被寫出來、寫到位了呢?幾乎沒有,而這本書似乎就填補了這樣一個空口。
《海底撈你學不會》的作者黃鐵鷹曾經是做企業、做投資的高手,後來到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做訪問教授,又成為做研究、做學問的高手,即便如此,他也不敢輕易下手,直到在《中國企業家》雜誌的支持下,對張勇和海底撈的“前世今生”明察暗訪了八個月才終成此書,總算把張勇其人其事寫到了位。但一本好書不管寫的是誰,它一定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一定是一個透過果揭示因、透過“然”揭示“所以然”、透過現象揭示本質與規律的一個過程。作者如果是一個真正的大家,他所調查和描述的對象有時甚至不過是自己與上帝進行深層次對話的介質而已,這種對話會讓你真實的感覺自己仿佛就身臨其境。
《海底撈你學不會》對有心人將是一座寶藏,不管你是一個決策者還是一個普通的職業人。學不會學得會、學得多學得少取決於不同的讀者不同的造化。我是準備認真學、認真悟,並把學到的東西認真應用於自己的生活與管理實踐的,這樣的學習益處才會更大。
通過這本書我還有一個重要發現:相對於西方基於“人性惡”的成功的製度設計,海底撈至少在商業上找到了一個基於“人性善”、又能夠很好地對結果負責的良好製度設計。長遠看,這也許會成為張勇和海底撈代表中國、代表東方對人類做出的重要貢獻。
《豐田員工力》
若鬆義人 近藤哲夫 著
東方出版社
2011年1月版
豐田的精益生產方式是在以人為核心的基礎上,為了實現更新更大的目標,不斷發展的方式,而它的十大術語是從發展理念,生產過程等方麵對精益生產做的立體而全麵的解釋。
《高管路徑:“輪崗培養”領導人才》
拉姆·查蘭 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1年1月版
作者從輪崗培養新的角度闡述了如何來進行有效的領導刀開發。領導者必須在職業發展過程中一再接受複雜挑戰的洗禮,在反複練習和職業培訓中,學會如何應對複雜任務。
《葉茂中的吃功夫》
葉茂中營銷策劃機構 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年9月版
本書從營銷策劃的視角,介紹了餐飲企業如何選擇適當的成長模式和品類,如何借助營銷策劃提升品牌的市場價值,並展示了葉茂中營銷策劃機構運作的策劃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