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雄”的原罪(1 / 1)

“英雄”的原罪

前麵

回音

@芮成鋼:EMBA班裏,一群有錢有權的人縱情歡聚,一群孤獨的人尋找同類(《博客天下》封麵《富豪學院私密派對》)。我見過的讀各種EMBA班的,有真想學東西的,有去混學曆給自己鍍金抬身價的,有去找異性夥伴的,有想去混入上流社會的,有去找商機的……辦EMBA班的,有真想為社會作貢獻的,有以此為社交平台賺錢的……

編輯回應:我們當初製作這個專題時,有很多受訪者都不太願意談這個話題,即使談,也總是欲言又止,像是頂著很大的壓力。他們若都像你這般痛快就好了。

@大米Me:新一年的《博客天下》訂起,一本看了又看的雜誌!

編輯回應:謝謝你“看了又看”,無以為報,我們唯有幹了再幹。

@張頤武:《博客天下》今年31期專題,是路透社攝影師拍各地鬱鬱不得誌的青年:“全球青年失業人數已達約有7500萬,包括歐盟在內的發達經濟體受金融危機及其餘波打擊最重,低迷的經濟環境讓這些在21世紀接受過良好教育、期待遠大前程的年輕人,不得不持續從事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看來年輕人的困擾是全球性的。

編輯回應:既然環球同此涼熱,就不多說什麼了。這個時代,吃虧的貌似總是年輕人,買不起房、娶不起妻、找不到工作,還時不時英年早逝……該怪誰呢?

來信

“英雄”的原罪

《晉書·阮籍傳》:“嚐登廣武,觀楚、漢戰處,歎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很多人對於英雄的理解僅僅是“生逢時”。成王敗寇,敗寇者,生不逢時而已。而陸川不這麼認為。他顯然希望揭開正史看似綿密的針腳,從縫隙裏找到新的東西。

借曆史故事說生存法則和灰色人性,並不是陸川的首創,《金枝欲孽》《霸王別姬》等已經珠玉在前。觀影多年,我發現,無論人、事,總有那帶有傷痕血腥、灰暗不悅的一麵,也隻有這些帶著軟弱恐懼、殘忍煎熬的東西會讓人如箝在喉刻骨銘心。《博客天下》“人人都是劉邦”的專題,促使我重讀劉邦、蕭何、呂後,這種感覺越發強烈。

老馬曾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肮髒的東西”。我們也不妨說“英雄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肮髒的東西”,惟其如此,“豎子”劉邦才能夠借兄弟手得天下,又一個個把兄弟收拾掉了。劉邦不是個案,後世很多帝王都是如此—掐滅了人性的微光,才得以穩坐龍椅。

(熊芬蘭 大學老師)

歲月是把殺豬刀

火爆一時的《中國好聲音》在這個夏天捧紅了很多人,無疑也包括評委楊坤。

可能是4位導師中楊坤因為資曆和知名度不及他人而略顯特殊,也可能是楊坤的個人經曆和節目所要傳達的勵誌精神太過貼切,總之,觀眾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在了他身上,以至於就在人們快要忘掉他的時候,他突然又爆發了第二春。從這個角度看,《博客天下》這篇名為《楊坤第二次爬出深淵》的文章,標題起得相當傳神。

演藝圈的浮沉變幻是如此常見,它總是能以最快的速度讓藝人們沉入深淵或浮出水麵。好在麵對這次意外的二度躥紅,這個一直保持率真性格的男人已經可以淡然處之。不知對於曾經患過抑鬱症的他,極盡寂寞後的熱鬧追捧,是否隻是一種生命的喧囂?

(趙姝焱 網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