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巔峰穀底(10)(1 / 3)

到了黎寓所,張國淦搶先下車向黎副總統報告:總理來了!

接著又報告一句:總統過去了!

緊接著,黎和段這一對冤家演出了一幕啞劇。

進入客廳後,黎和段分坐桌子兩邊。段向黎欠身鞠躬,黎也欠身答禮。然後二人誰也不說話了。張國淦更不敢吱聲。

場麵非常尷尬。

就這麼端坐了近三刻鍾,段祺瑞起身半鞠躬告退,黎元洪茫然起身送客,卻不明所以。

走到門口,段祺瑞對張國淦說了句:副總統方麵的事,你來招呼。

看來,段祺瑞是真不喜歡讓黎元洪來當這個總統,都這個時候了,還管他叫“副總統”。

張國淦這才敢說句話:那國務院這裏呢?

段祺瑞說:有我。

轉身上了汽車。

6月6日袁世凱去世的這天,北京城內是緊張而混亂的。北洋係的軍人聽說總統位置要讓給黎元洪,都不幹了,一起來國務院追問。

北洋係的中高級將領把段祺瑞包圍了,他們情緒非常激動,堅決反對北洋係以外的人當總統,大家跟著老大打天下這麼多年,勝利果實怎麼能拱手送給別人?即使段總理不當總理,由徐世昌當總統也行,那也是我們北洋係的老人,會與我們一條心。

一邊是袁世凱屍骨未寒,一邊是北洋將領亂哄哄,6月6日這一天可真不平靜。

但是,段祺瑞是想明白了,明白袁世凱這樣安排的用心所在,他已定下心來不當總統,要當實權總理。因此,6月6日下午,國務院以袁世凱遺命的形式發布一則公報:

不意感疾,浸至彌留。顧念國事至重,寄托必須得人。依《約法》第二十九條:大總統因故去職,或不能視事時,副總統代行其職權。本大總統遵照《約法》,宣告以副總統黎元洪代行中華民國大總統職權。副總統恭厚仁明,必能弘濟時艱,奠安大局,以補本大總統之缺失,而慰全國人民之望。

段祺瑞此舉,大概是想借袁世凱的威望來鎮撫北洋將領,讓他們接受黎元洪繼任總統這一事實。但是,北洋係將領仍然不甘心,仍然在國務院這裏圍著段祺瑞鬧。

這天晚上,陸軍次長蔣作賓(黎元洪的湖北老鄉)給黎元洪打了一個電話,告訴他“外麵情形很不好”。

黎元洪一聽,心裏更沒底了。袁世凱活著的時候,自己已經被剝奪了自由,成了北洋係砧板上的魚肉。袁世凱沒有了,與自己一向不睦的段祺瑞掌握了國家實權,曆來皇位更迭、權力交接的時候,很少有不發生流血的,北洋係這些驕兵悍將在外麵如此鬧,那麼會不會發生兵變,這都很難說。

再一聯想段祺瑞上午來時板著臉不說話的態度,誰都明白他是不高興的。

黎元洪真的有些恐懼了。權力那個東西給我了又如何?沒有兵權,沒有實權,還不是聽人擺弄?保命要緊哪。

想到這裏,黎元洪趕緊對張國淦說,快給段總理撥個電話,我有話跟他說。

結果國務院接電話是段的副官,回答說:總理沒工夫聽電話。如果有事,請過來談。

黎元洪更發毛了。他不顧現在是午夜,為免夜長夢多,趕緊對張國淦說:去,去,你快點去告訴段總理,我不要當總統!我不要當總統!

黎大總統就任

黎元洪這個人,就是這麼怪,想必就是有傳說中的“官運”。隻能是再次引用一遍隋煬帝那霸氣的宣言來說明了:我本無心求富貴,誰知富貴迫人來!

當初武昌起義時,他開始並沒想支持革命軍,直到把他從桌子底下拉出來讓他當都督,他都不幹,口裏說著“莫害我,莫害我”。結果陰差陽錯地成了首義元勳。

這次他不想當有名無實的大總統,可結果,總統職位偏偏要讓他坐。

看來,應該替黎元洪說:我對官位本無興趣,可官位卻對我興趣甚濃啊。

張國淦受黎元洪之托,匆匆趕到國務院,雖是午夜,可國務院卻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忙得不亦樂乎。尤其是總理辦公室,坐滿了北洋係的軍人,也不知在議論爭吵些什麼。

段祺瑞看張國淦過來了,知道他的目的,就把張拉到另一間小屋裏。張國淦急著對段祺瑞說:“副總統要我過來問問這邊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