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蔡京私和宋公明 天彪大破呼延灼(2 / 3)

蔡京不做聲,搖著頭隻是歎氣。楊龜山情知勸不轉,便道:“如要退兵,須得有名,堂堂正正的,休吃天下人說太師怕強盜。”——看官須知:此言是楊中立深恐朝廷損威,並非為蔡京畫策。——“隻是晚生夜來肺病大發,軍中醫藥不便,求給假回山將息。”蔡京道:“這個自然。但是先生如何便去?”楊龜山道:“委實有病。”再三告辭。蔡京也明知不投機,虛留了一回,便厚以金帛相贈。楊龜山初時分毫不受,因見蔡京有不悅之色,隻得略受了些。當日辭了蔡京,竟回龜山。一路便將蔡京所贈的金帛,散給貧民。直到後來宣和元年冬十一月,徽宗征他為秘書郎,他方出仕。後來做到右諫議大夫,兼侍講、國子監祭酒。高麗國王都聞他的名,托中國的使臣路允迪問候。享壽八十餘歲,成了一代大儒,配享孔廟。人多有議論他不該就蔡京之聘,不知他實出於不得已也。

閑話休題,且說蔡京送了楊龜山去後,便同眾謀士商議。一個謀士道:“要救貴人、縣君,自然還是退兵。”一個謀士道:“也須要他還了人再退。”蔡京道:“隻是班師無名,恐官家見責。”一個謀士道:“值什麼!現在天氣暑熱,軍馬多病,太師奏上一本,隻說軍營瘟疫盛行,求降旨班師。官兵離鄉背井,聽說歸家,誰不願從!”蔡京道:“此計大妙。但我不便奏,童貫與本閣最好,我寫信去托他轉奏。”一麵又發移文與河北製置使,教將薊州太守被劫一案,且從緩動本;一麵飛檄雲天彪、鄧、辛、張、陶五將,且慢攻打嘉祥縣;一麵寫回信與梁山泊,說:“隻要放回梁太守、蔡夫人,本閣便退兵。”又差一員心腹官員,能言舌辯的,同了梁山的送信人去。不數日,宋江又有回信,差一個小嘍囉,同差去的官員一齊來,說道:“太師如果班師,便送太守、恭人回營,決不食言。先將恭人的親隨一人發還。”書後又寫一行道:“太師如果願戰,望先示師期。”蔡京看罷,便叫那蔡夫人的親隨私問道:“縣君怎地苦,他病尚未全好?郡馬貴人好否?”那親隨道:“縣君與貴人被劫了去,眾頭領都佛眼相看,並且置酒壓驚。爭奈那玉麒麟盧俊義記得前仇,定要把貴人處死。眾頭領都勸阻不住,連宋江的號令都禁不得。幸虧楊誌、索超二人抵死相救,再三哀求。盧俊義兀自怒氣不平,將貴人捆翻,打一百背花。打到四五十,卻得楊誌覆在貴人身上哭求,索超奪去棍棒,眾好漢都勸,方才放了。已是皮開肉綻,昏暈幾次。如今楊誌、索超領去將息,卻也還轉了些。縣君雖是吃些驚恐,卻未曾受苦,病已好了。”蔡京聽罷,潸然淚下,便發回信,應許宋江,聖旨一下,即便退兵;又寫信與蔡夫人、梁太守,慰他二人寬心。

不數日,天子詔到,說道:“據樞密使童貫奏稱,蔡京軍中瘟疫盛行,人馬不安。如果屬實,著蔡京核實奏聞,暫且班師,毋得俄延,以重朕愆。朕惟夙夜修省,祈攘天休。詔到,蔡京即使遵行,用示朕體恤將士之至意。”蔡京得詔大喜,便傳令各營遵旨班師,並飛檄雲天彪等即行收兵。各營軍將聽令,無不駭然,都說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我們都要建功報效,卻怎地不見半個賊兵,就無故班師?”不數日,宋江又有信到,說:“太師退兵過了黃河,即送梁太守並恭人回營。”蔡京大喜,傳令克日班師,挑選幾員驍將斷後,拔寨竟退。過了黃河,屯紮了,一麵覆奏天子,一麵差人問梁山催討梁太守夫妻。宋江回報,必待攻嘉祥的兵馬都退盡,方肯送還。蔡京連忙飛檄催雲天彪等退兵。

卻說鄧、辛、張、陶四將,那日得令,帶領八萬兵,如飛也似殺奔嘉祥縣。呼延灼接戰不利,閉城堅守。四將圍住,八麵攻打,一時難克。忽報景陽鎮總管雲天彪,奉檄前來助戰。四將大喜,出營迎接。原來雲天彪在景陽鎮上正打探大軍的消息,忽接到蔡京檄文,教他赴嘉祥節製四鎮,一同攻打,無須自己帶兵等語,便將兵符印信都交與都監護理,自己帶了隨身五百名砍刀手,星夜奔赴嘉祥縣來。鄧辛等四將接入,看那天彪生得麵如重棗,鳳眼蠶眉,龍行虎步,美髯過腹,聲如洪鍾。四將十分驚喜,各行禮參見。天彪忙答禮道:“何故如此?”四將道:“小將奉太師鈞旨,受總管節製,應得如此。”雲天彪謙遜了一回,當時問起軍情。四將答道:“連日攻打不能得利。”天彪便乘馬出營,看了一回,入來說道:“此處城小壕淺,必為吾等所破。但城裏錢糧充足,恐一時難拔。俄延時日,防那廝有救兵到。”鄧宗弼道:“防濮州林衝來救。但蔡太師現把大軍屯在定陶,那廝未必敢離巢穴。”天彪道:“林衝不來,也須防梁山來救。小弟愚見,攻打此城,不必用八萬人的全力,隻須五萬人足矣。小弟願領三萬人去屯在城北,呃住他的咽喉,休吃那廝來救。南旺營的百姓皆有義氣,不得已從賊,若以大義招撫,必然歸降。降了南旺營,嘉祥勢孤矣。素來隻道蔡太師無謀,今先攻此處,卻甚有見識。”鄧宗弼道:“他聘請楊時為軍師,楊時與他定的主意。”天彪驚喜道:“怪得!龜山先生在軍中,我們不枉了一番氣力。”隻見張應雷、陶震霆起身稟道:“雲將軍為三軍司令,豈可輕離此地!小將不才,願領三萬人馬去守要害,誤事甘當軍令。”天彪大喜,就分三萬人與二將同去。

卻說那張應雷、陶震霆二人,都是河南郾城人。兩個是姑表弟兄。生得八尺以上身材,四十以內年紀。那張應雷使的是一柄赤銅劉,重五十斤;那陶震霆使兩柄棗瓜錘,每柄重三十斤。張應雷現為河北開州統製;陶震霆現為廣平府總管。兩個都是拔山舉鼎的英雄,當日得令,帶了三萬人馬,到城北要路去鎮守。

這裏雲天彪同鄧宗弼、辛從總一應驍將,率領五萬人馬,將嘉祥縣東南西三麵固定,隻留北門不圍。架飛樓,堅雲梯,弓弩槍炮,悉力攻打。呼延灼同彭玘、韓滔百計守禦。連攻了數日,呼延灼等都有些困乏,守城兵卒傷了許多,忽然蔡京的飛報到來,叫且休攻打,“靜候本閣軍令,毋得故違幹咎。”天彪與鄧辛二人都吃一驚,道:“怎地這般沒主意,忽起忽倒?不遵軍令,又是我們錯。”鄧宗弼、辛從忠道:“再是兩三日,此城必破。今無故退兵,真是可惜!”天彪道:“可不是麼,如今隻好丟開。”遂把兵馬約退了。呼延灼見官兵忽然退了,也不知其故,隻恐有計,不敢便出,隻望南旺營來策應。雲天彪與鄧辛二人在中軍帳內說道:“凡是攻城,全仗一鼓銳氣。今牽延著,不許我們動手,養成敵人氣力,一旦那廝的救應人馬到來,卻怎生取得?”

正說間,轅門外來報道:“外麵有一壯士,口稱是南旺營人,名喚楊騰蛟,斬了王定六、鬱保四,帶了百數人,前來投誠。”天彪大喜,傳今叫進來相見。那楊騰蛟提著王定六、鬱保四兩顆首級,直到中軍,伏地請罪。天彪忙叫請起,賜位坐了。小校上前接了那兩顆首級。眾人看那楊騰蛟,是個彪軀大漢,青黑色麵皮,眼有神光,果然英雄。天彪問道:“壯士何方人氏?怎生斬得這兩名賊將?願聞其詳。”楊騰蛟道:“小人姓楊,雙名騰蛟,祖貫南旺營人。小人父親砍柴為業,年老做動不得,靠小人打鐵營生,養贍著他。小人有些膂力,生平最好槍棒武藝,也略識些文字。南旺營村前村後五七百家,都識得小人。叵耐去年梁山泊那夥鳥男女來煩惱南旺營,俺那裏寡不敵眾,吃那廝平吞了去。那廝是什麼單廷珪、魏定國,霸占住了,眾百姓都不怯氣。那廝見小人好武藝,要小人做親隨。小人看父親病在床上,恐吃他害了性命,沒奈何忍口鳥氣,隻得依了。那知小人的父親吃他一嚇,竟病重死了。小人一發恨那廝,屢次想殺他,隻是沒個幫手。今見相公們領兵到來,那廝兩個正待要來救嘉祥縣,要小人同這王定六、鬱保四做前部。眾百姓攛掇小人為頭,小人暗地裏集下四五千人,約定時候,是小人刺殺這兩賊,殺了他二千多人,餘黨都散。那單魏二賊吃他逃走了。特將首級來相公前請罪。”雲天彪道:“這是壯士的大功,怎說是罪!”眾人都大喜。天彪便叫辛從忠督兵前往南旺營,安撫百姓複業;一麵備文申報蔡京,並將王鬱二首級解去,留楊騰蛟在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