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附錄(5)(3 / 3)

省委書記韓培信在泰興

省長陳煥友在泰興

省機械工業廳廳長何宗正考察泰興機床廠

何宗正視察泰興開關廠箱式變電站

揚州市重工業局局長王盤生在泰興

中國機電報記者編輯在泰興采訪

泰興縣縣委、縣政府領導和有關職能部門十分關心機械工業,對產品布局、體製改革、班子配備、技改投入、產品開發、生產協調十分關注。

泰興縣機械工業公司是全縣機械工業的職能主管部門。近年來,縣機械工業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王伯喬為首的領導決策層,致力於由單純管理型到管理服務型的轉變,把調整產品布局、籌劃經營決策、製訂發展規劃,強化行業管理等,作為主導工作抓緊抓實。

馬達旋轉,飛輪滾滾,焊光閃閃,機聲隆隆。泰興縣機械工業的形勢令人自豪和鼓舞,全縣機械行業4萬5千名幹部職工意氣風發,鬥誌昂揚,沿著改革開放的節奏譜寫著更加動人的樂章。

揚子江畔飛旋曲,泰興人民迎佳賓。泰興不僅具有比較齊全的工業門類,而且擁有獨特的經濟資源。泰興曆史上素以出產豬、油、酒著稱。豬肉上市量名列全國之首,譽滿全球的泰興大白果年產量達300萬斤以上,遠銷東南亞各國。泰興是文化古城揚州的轄區,古人雲:“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熱情好客的泰興百萬人民,殷切期望國內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和國際友人前來指導幫助、洽談貿易、投資辦廠、擴大“三來一補”項目,共創美好未來。

字幕:泰興人民熱烈歡迎您!

策劃:王伯喬

撰稿:成吉昌

攝像:丁新吾

剪輯:丁新吾成吉昌

配樂:許詠詩

錄音合成:葉曉亮

解說:戈弋(特邀),江蘇人民廣播電台著名男播音員

片頭題字:周積寅(特邀),南京藝術學院著名書畫教授

審定:王揚曾彭國尹建祥周宏林

泰興縣機械工業局

江蘇泰興電視台

聯合製作

一九八九年六月

7.電視專題片三華泰房地產,都市大手筆

江蘇華泰房地產公司發展擷英

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極大地激活了我國城鄉經濟的發展,使沉睡千年的古城泰興煥發出勃勃生機。

縱觀泰興城區:

一段段凹凸不平的泥濘小道,被改造成整齊劃一的混凝土路麵;

一條條彎曲狹窄的雜亂小胡同,被拓展為現代都市式繁華街道;一座座斷垣裂牆的陳舊宅基,屹立起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

一灘灘蚊蠅滋生的淤泥水塘,被裝點成綠草茵茵的亮麗風景線。

沉睡古城千年過,一朝舊貌換新顏。追古溯今,人們不會忘記那些為改變城區落後麵貌,描繪都市宏偉藍圖,勇於衝鋒陷陣的房地產開發將士。

祝金龍,這位在城區麵孔陌生,但名字卻家喻戶曉的民營企業家,與他創建的江蘇華泰房地產開發公司,為了改變城區麵貌,造福都市人民,譜寫了光輝的一頁,立下了赫赫戰功。華泰房地產開發公司自90年代中期創建以來,以黨的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的方針為指導,搶抓政府關於發展城鄉經濟,加快中心城市建設的機遇,嚴格執行國家關於土地管理和房地產開發的政策法規,本著規劃一片,建設一片,管理一片的精神,大刀闊斧地實施房地產開發。

近幾年,這家公司移土填溝,利用荒漠廢墟營造市區宅基;見縫插針,利用閑散空地搞活城區建築;前伸後延,成片開發城郊土地,拓展城市規模;改造舊城,推倒古老建築,樹立新世紀城區新形象……。在短短五六年的時間內,華泰公司累計開發土地麵積20多萬平方米,形成建築麵積30萬平方米。在一片片廢墟與空地上,屹立起一幢幢橫成排、豎成行的高層建築,在古老的泰興城區,興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時代氣息的現代化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