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致青春
人到中年,我以為在我快馬加鞭的嗒嗒馬蹄聲中已經將青春遺忘在蒙滿塵埃的角落,可是,當無意間整理出兩本厚重的相冊,當那一張張烙著時光印記的照片跌落眼底時,青春這個詞又無比明媚鮮亮地跳了出來,瞬間,空氣中到處彌漫著青春歲月特有的青澀、甘醇與芬芳。
原來,青春,是誰也繞不過的一道坎,忘記也好,銘記也罷,它始終都在那裏;青春,是一首年少輕愁的詩,仄仄平平是懵懂的愛情注腳;青春,是一席華麗的袍子,一不小心便爬滿了虱子。我們隻顧貪戀著自己的內心,卻無暇去顧及對方心靈深處那個柔軟的角落。當我們幡然醒悟的時候,已是青藤滿牆,歲月漸老。
在這蒼茫的人世間,滿天星光,草木青了又黃,生活是多麼簡單的幸福。16歲,17歲,18歲……像詩一般美好的年紀,光陰像是被點了亮粉,灑了香水,無論鋪展在什麼地方,都那麼耀眼奪目,沁人心脾。
想起看過的那些關於青春的電影,依然怦然心動。《左耳》中有一句比較經典的台詞:“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青春,注定會跟愛情纏繞在一起。故事從一開始就是誤會,一個大人之間的誤會,牽扯到了他們的下一代,令那些原本單純無瑕的心靈受到了傷害,最終改變了他們所有人的青春。
我認為愛得最深的人是小耳朵李珥,傷的最深的人也是小耳朵,雖然她的感情表達不像吧啦那樣明顯,敢愛敢恨,但這或許是青春的另一種形式,好孩子的內心,好孩子的青春,對自己周圍所有的朋友始終是那麼真誠友善。她就像一株靜默的植物,在一次又一次的傷害與受挫中得以錘煉,繼而內心漸漸強大起來。縱然有歡笑,也有淚水,但讓懵懂的孩子們迅速蛻變成長,綻放出了最豔麗絕望的青春之花,這或許就是成長的代價吧。
青春,是那麼一群人的,故事中的他們在一個小城裏演繹著自己的故事。他們的青春或多或少都有我們的影子。或許你會像小耳朵,像尤他那樣一直暗戀著某個人;你也可以像吧啦,像黑人那樣把自己愛的人說出來,大膽地去追求。總之,看他們的青春,回憶的還是我們的青春。
誠然,處於青春期的我們年少無知又輕狂,甚至覺得青春蒼白單薄,乏善可陳,可置身其外,驀然回首,會驚覺,把它放在任何一個時光片段裏,它都灼灼其華,閃閃發亮。青春的故事總是被我們喋喋不休地一遍遍吟唱,卻依然擁有讓人在無數的重複中淚流滿麵的力量。惟願柔柔細風裁去鏗鏘歲月的塵埃,給如詩的青春留下一麵容顏不老的瀲灩明湖。
謹以此書獻給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和必將圓滿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