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談古夜郎國的版圖(2 / 2)

《水經》:“沅水出牂柯且蘭縣。”《注》:“無水出故且蘭……東南入沅。”《華陽國誌》卷四《南中誌》:楚頃王遣將軍莊蹻“溯沅水出且蘭,以伐夜郎”。沅水的上遊是清水江,無水的上遊為舞陽河。故且蘭應在這一帶。古夜郎極盛時擴展到舞陽河流域,因此,直到唐初,還在今湖南新晃東北傍舞陽河設立夜郎縣。這是曆史的陳跡,為古夜郎東境所及。

今天的黔東北地區當時也在夜郎的疆域範圍之內。《元和郡縣誌》卷三十思州思王縣:“武德三年置,相傳雲漢時陳丘為牂柯太守,阻兵保據思邛水,漢將夜郎王(兵)數萬破丘於此,安撫百姓,時人思慕,遂為縣名。”唐思王縣在今思南、印江境,唐初還保留著這樣的傳說,可見古夜郎在當地影響之大。與思南、印江相接境的鳳岡、德江地區,唐貞觀年間曾設夷州夜郎縣,顯然跟這一帶還廣泛傳說夜郎王的故事有關。古夜郎的東北境擴展到這裏當是沒有問題的。

黔東南地區是牂柯郡毋斂縣的範圍。《漢書·地理誌》牂柯郡毋斂縣:“剛水,東至潭中入潭。”剛水即今都柳江,潭中屬鬱林郡,治所在今廣西柳州市,潭水即今融江。剛水的上、中遊地區屬牂柯郡,應是古夜郎疆域的一部分。

古夜郎的政治中心在黔南地區,但它並沒有更多地向南發展,南境隻到達今廣西的田林、南丹一帶。這是因為受南越勢力遏阻的緣故。南越“東西萬餘裏,乃乘黃屋左纛,稱製,與中國侔”[4],國力較夜郎為勝。夜郎在名義上役屬於南越,不過後者並不能“臣使”它。

夜郎的西南隅句町在今雲南廣南,漏臥在今雲南羅平。這二個小國漢時分別受封為“王”“侯”,雖然曾在牂柯郡為屬縣,但不服役於夜郎。漢成帝時句町、漏臥與夜郎間“舉兵相攻”即為一證。故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分牂柯郡設興古郡,句町、漏臥即從牂柯分出屬興古。《史記·南越列傳》載趙佗“以兵威邊,財物賂遺閩越、西甌、駱”;《史記·西南夷列傳》又載“南越以財物役屬夜郎,西至同師”。同師又寫作桐師,在今雲南彌勒境。句町、漏臥當是西甌的一部分,南越勢力西邊到了這裏。漢平南越,一度設有象郡,昭帝時罷象郡,句町、漏臥當自象郡割入牂柯,爾後又從牂柯劃屬興古。因此,夜郎古國的西南部分沒有越過今羅平、廣南一線。

夜郎的西界與滇國相接,極盛時到達今雲南曲靖、陸良地區。《太平寰宇記》稱郎州即是漢夜郎地,所領味縣係漢舊縣,同樂即漢同勞,這二個縣就在曲靖、陸良附近。《水經注·溫水》記味縣:“故滇國都”。可能是夜郎強大擴展到這裏,滇才遷至滇池。這一帶本來屬於牂柯郡地方,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平滇,“以滇國地,並分牂柯、越巂各數縣,設益州郡”[5],治所在滇池(今雲南晉寧東)。

以上我們大致勾畫了古夜郎國極盛時期的疆域範圍。它不僅據有今貴州全省,北和西北還包括川南、滇東北地區;南抵今廣西田林、南丹一帶,東麵到了湖南新晃,西至今雲南曲靖、陸良。這樣幅員廣大的古國在西南夷中可謂大矣;司馬遷撰《西南夷列傳》稱“夜郎最大”,屬於敘首,不是沒有道理的。

注釋:

【1】《漢書》卷七《昭帝紀》。

【2】《華陽國誌》卷一《巴誌》。

【3】《輿地廣記》卷二十九。

【4】《史記》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傳》。

【5】劉琳:《華陽國誌校注》,巴蜀書社1984年版,第3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