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弊大利(1 / 2)

不管業界有多輕薄編劇的地位,但無人能夠否認劇本對電影的作用……不要相信什麼王家衛從來不寫劇本的說法,人家就是編劇出身的,不寫劇本拍出來的不叫《重慶森林》,叫《重度神經》。

或許很多人都會說,導演遠遠比編劇重要,因為一部電影雖然是從劇本產生而來的,但它經過了導演和整個劇組的不斷加工才得以成型,但是很簡單的一點,編劇就是不賣這個劇本給你,你拍什麼呢?做人不能忘本,做電影就能忘了本了?

尤其是對一些年輕影人來說,他們是沒有錢去買劇本的,想要開始拍片,必須得自己創作足夠優秀的劇本,才能借以立身,從而進入真正的好萊塢。此時剛剛開始進入好萊塢,尚未晉身大導行列的克裏斯托弗·諾蘭就是如此,當他一邊工作,一邊利用周末時間拍攝《追隨》時,那部電影的本源就在劇本身上。

6000美金的薪金投入,托起了他的電影生涯。

有了好的劇本,接下來就是拍攝了。像諾蘭、楚漢這種自己想辦法籌資拍攝的人畢竟是少數,新人也希望能夠爭得投資,尤其是很多人並不具備他們孤注一擲的魄力,畢竟還是希望有電影公司進行投資,不需要負擔拍攝後無人肯給發行的風險。能像楚漢一樣拿台dv就開始的人就更少了,他們還是希望拍攝純正的膠片電影的。

膠片,很費錢。

如果不是米高梅,楚漢的《死亡錄像》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呢?絕對不樂觀。

而這些抱著劇本,卻不甘於隻做編劇的年輕人最大的希望,就是那些支持獨立電影的公司,溫斯坦兄弟的公司曾是好萊塢唯一大規模支持這種夢想的存在。s173言情小說吧

可是現在,他們開始改變策略了,隻進行劇本收購,而不進行新人的推出,從長遠來看,就絕了很多年輕人的晉身之路。

或許有人會問,那麼大導演們老去時,青黃不接怎麼辦呢?

這世界上有數不清的副導演、攝影師和已經有些名氣的編劇排隊等待呢!在華夏,連一些配樂和美工都開始做導演了,就是沒有年輕人受到足夠的支持……

這是現實,既是這一行的現實,也是公司對成本考量的現實。

沒有了這種支持,年輕人們隻能從場工開始,耗費十幾二十年的時光去希望了。

無數個前一世的楚漢就此而生,而這一世的楚漢,將越來越少……楚漢並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況。

這是大弊,對於那些抱著夢想的年輕人是,對米高梅這些大公司也是。短期利益會讓大部分年輕人選擇賣掉自己的劇本,這其中必然會有優秀的劇本,讓溫斯坦兄弟吸引到大導演,進行大製作,從而形成抗衡老牌公司的局麵。

皮特就是因為這個才急的。

不過這也是大利,對於楚漢來說。華夏電影剛剛建立,沒有足夠的人手,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就連院線都很稀缺,不得不暫時依附於米高梅的發行渠道上,製作層麵更是完全靠著楚漢一個人,這不是健康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