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誰的江山一(1 / 2)

第五章誰的江山一

吳佩孚回光返照

從張作霖有資格逐鹿中原開始,吳佩孚似乎就成了他始終繞不過的坎,如果不是吳佩孚,在直皖戰爭之後,張作霖就有希望問鼎中原了。然而正因為有吳佩孚在,張作霖不得不厲兵秣馬,先後經過兩次直奉戰爭才總算把吳佩孚拉下了馬,結果剛剛拉下了吳佩孚又跑出了一個馮玉祥,此人聯合幾股勢力差一點就把張作霖打回了老家,好在張作霖及時改變策略,再一次跟吳佩孚合作才扭轉了局麵。

也許運勢使然,跟張作霖再度合作的吳佩孚竟然在河南戰場順風順水,不消一個月就幹掉了嶽維峻統率的十幾萬部隊,使國民軍第二軍在馮玉祥的國民軍序列裏名存實亡。要知道國民軍第二軍是以前胡景翼統率的精銳部隊,該部在國奉戰爭中將李景林統率的奉軍打得潰不成軍以至全軍覆沒,其戰鬥力可想而知。而吳佩孚竟然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不能不讓張作霖刮目相看了。所以在最初合作時,張作霖刻意保持低調,事事謙讓。吳佩孚也不客氣,進入北京城後不打招呼就直接任命直係將領王懷慶為京師衛戍總司令,負責維持北京治安。此後,吳佩孚又力推曹錕時代所任命的顏惠慶複任總理,盡管張作霖希望由自己的兒女親家靳雲鵬組閣,但最終還是妥協了。張作霖致函吳佩孚說:“此事悉由我兄主持,放手去辦,弟毫無成見。”

1926年5月12日,顏惠慶在吳佩孚的支持下依法複職,這是一個以吳佩孚所統率的直係為核心的親西方的內閣,奉係隻占有陸軍總長張景惠和內務總長鄭謙兩席。由於張作霖的反對,顏惠慶複職後僅僅幹了一個月又十天便宣布下台,改由海軍總長杜錫珪代理內閣總理,杜仍然是吳的人,內閣還是由直係操控。1926年6月26日,張作霖在杜錫珪的邀請下進入北京,28日,吳佩孚也進入北京,張作霖親到吳佩孚行館拜訪,開口閉口稱吳佩孚為吳二哥,讓吳佩孚十分受用。回想幾年前,張作霖和曹錕在天津會晤時,還十分瞧不起他這個小小師長,不屑於和他會談,如今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誌得意滿的吳佩孚準備重新執掌天下了。

然而吳佩孚的好運並沒有維持多久,雖然在1926年的3月至9月這段時間裏是吳佩孚東山再起後最風光的時候,但是這種情況充其量也隻是回光返照而已。他的實力已經今非昔比了。河南一戰雖然僥幸獲勝,更多的則是托了張作霖以及閻錫山的福,他們在北方斷了嶽維峻的後路,再加上嶽維峻部屬中有很多都是原來直係的人馬,作戰不力或臨陣倒戈情況時有發生,這才讓吳佩孚撿了個便宜。吳佩孚實力不濟蒙得了一時卻蒙不了一世,很快就讓張作霖看了出來。

民國軍閥相爭的年代,一切都是憑實力說話。吳佩孚在兩件事情上讓張作霖看扁了,一件是南口大戰,另一件是國民革命軍北伐。南口大戰初期張作霖對吳佩孚寄予厚望,以為常勝將軍出馬,對付這種殘兵敗卒定然手到擒來,沒想到從4月一直打到7月,整整三個月裏未能前進半步,最後還是靠了張宗昌的直魯聯軍以及張學良的奉軍才將馮玉祥的國民軍擊潰。第二件事是南方國民黨組織的國民革命軍北伐,北伐軍首要對準的目標就是吳佩孚在湖北的地盤,結果僅僅一個月,吳佩孚一戰敗退汀泗橋,二戰敗退賀勝橋,三戰丟了漢口、漢陽,北伐軍幾乎完全控製了湖南、湖北全境。隻剩下武昌一所孤城還在堅守。